[发明专利]一种亚临界机组改进型热网疏水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1932.9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9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陈飞飞;高新勇;何晓红;徐海鹏;杨志群;许青云;吴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T1/00 | 分类号: | F16T1/00;F16T1/3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狄峰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机组 改进型 疏水 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临界机组改进型热网疏水系统及其工作方法,现在还没有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改造量小,操作灵活,能够有效利用疏水余热、提升回热系统热效率、保护凝结水精处理装置的亚临界机组改进型热网疏水系统。系统包括汽轮机、热网加热器、疏水泵、疏水管道、除氧器疏水管路阀门、除氧器、给水管道、热井疏水管路阀门、热井、温度监控装置、凝结水泵、凝结水精处理装置、低加管道阀门、低加管道、疏水余热利用阀门、疏水流量计、补水流量计、补水阀门、凝结水加热阀门、凝结水加热器、放热前热网供水支管、支管阀门和放热后热网供水支管,系统能源利用效率高,经济效益好,能够很好的解决亚临界机组进行凝抽背改造后的热网疏水处理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亚临界机组改进型热网疏水系统,是一种能够降低热网疏水温度、增加回热系统热效率系统,属于热电联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对外供暖主要的方式是抽取汽轮机中压缸排汽来加热热网循环水,蒸汽冷凝成疏水后一般是回到除氧器,由于热网加热器存在泄露的可能,导致热网疏水可能会含有杂质。但是对于亚临界锅炉而言,由于其汽包具有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的功能,因此如果热网疏水直接回到除氧器,热网疏水的水质问题对于整个机组安全运行而言问题不大。
经过新型凝抽背技术改造的机组能够实现汽轮机低压缸在极低流量下安全运行,此时低压缸蒸汽流量极低,导致直接排到热井里的凝结水也大大减少。汽轮机切除低压缸运行时,如果热网疏水全部排入热井,不仅浪费热量,热网疏水还会因为得不到冷却而对凝结水精处理系统造成损害,现有的技术主要是通过设置疏水换热器的方式来降低疏水温度,但汽轮机切除低压缸时,疏水换热器会因为缺少冷源而失去效用,这种方式具有改进的空间;如果热网疏水全部送往除氧器,一则除氧器系统需要改造以适应热网疏水水量增大的情况,二则如果热网疏水水质长期处于不合格状态,仅仅依靠汽包的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来解决问题,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汽轮机切除低压缸运行时,因为热井的凝结水量极小,如果没有足够的补水,那么凝结水泵需要开启再循环管路以保持泵的正常运转,但这样会造成能量的浪费。汽轮机切除低压缸后,低压缸对应的低压加热器全部停止运转,从原有管路送入除氧器的凝结水因为缺乏加热手段,温度较低,因此会对机组回热系统的热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目前火力发电厂都在积极发展热电联产技术,很多热电厂都设有供热首站,通过一次管网将热量送往各热用户,而管网的最高循环流量可达每小时万余吨,热网补水水量可达50-100t/h,通过反渗透装置处理的热网补水水质较高,完全可以作为凝结水精处理装置的原水。
对于进行新型凝抽背改造后的亚临界机组而言,现在还没有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改造量小,操作灵活,能够有效利用疏水余热、提升回热系统热效率、保护凝结水精处理装置的亚临界机组改进型热网疏水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整合现有技术,利用热网疏水余热,提升回热系统热效率,保护凝结水精处理装置的亚临界机组改进型热网疏水系统。本发明的能源利用效率高,经济效益好,能够很好的解决亚临界机组进行新型凝抽背改造后的热网疏水处理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亚临界机组改进型热网疏水系统,包括汽轮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网加热器、疏水泵、疏水管道、除氧器疏水管路阀门、除氧器、给水管道、热井疏水管路阀门、热井、温度监控装置、凝结水泵、凝结水精处理装置、低加管道阀门、低加管道、疏水余热利用阀门、疏水流量计、补水流量计、补水阀门、凝结水加热阀门、凝结水加热器、放热前热网供水支管、支管阀门和放热后热网供水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19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