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芪的削花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2281.5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7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柳志刚;祁春雷;张拓;白易;张娜;任炳浩;李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天芪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481 | 分类号: | A61K36/481;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71841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芪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芪的削花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采挖,秋季采挖五年生以上子洲黄芪,除去泥土和地上部分,晒干,步骤二:挑选,将晒干的黄芪除去芦头、黑心、破皮及发霉变质的部分,步骤三:浸泡,用高压冲洗器将不同等级黄芪条表面的灰尘、泥土及其他杂质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加水没过黄芪条浸泡,直至黄芪长棍含水量在13%‑20%,步骤四:切制,将浸泡后的黄芪条切制成长度为14‑15cm的长棍,本发明切花工艺,操作简单,工艺稳定,切花效果好,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五年以上生长期的子洲黄芪质量稳定,有效成分含量检测符合要求;将水分控制在12%‑15%之间黄芪长棍削花完整易保存;削出的黄芪花厚度在0.3‑0.5m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黄芪的削花工艺。
背景技术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 的干燥根。性甘,微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1]。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表虚自汗等症。被李时珍称为“补药之长”,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一味补气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病毒、抗肿瘤、抗衰老、抗氧化、抗菌等作用。
黄芪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除传统的煎汤、煮粥、熬膏、泡酒、和其它滋补的药材同入菜肴、炒制、蜜制等方法外,单取黄芪泡水饮用,也可以治疗身体困倦、无力、气短等症状,防治免疫功能低下,反复感冒。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黄芪饮片的加工过程,主要有横切、斜切、斜切后压平、纵切后压平、表皮染成黑色后斜切[2]。查阅有关黄芪饮片规格的文献资料后发现,黄芪饮片的切片厚度会对其水溶性成分浸出效果有直接影响,但无论是横切还是斜切,其厚度主要在2-3mm,无法将黄芪中的有效成分在短时间内溶出。
[1]中国药典.一部[S].2015:302-303.
[2]余坤子,刘靖,洪浩,等.黄芪种植产地与生态环境及饮片规格的调查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0(09):26-29.
为此,提出一种黄芪的削花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芪的削花工艺,本发明切花工艺,操作简单,工艺稳定,切花效果好,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五年以上生长期的子洲黄芪质量稳定,有效成分含量检测符合要求;将水分控制在12% -15%之间黄芪长棍削花完整易保存;削出的黄芪花厚度在0.3-0.5mm,与现有切片技术相比,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提高子洲黄芪的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溶出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黄芪的削花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采挖,秋季采挖五年生以上子洲黄芪,除去泥土和地上部分,晒干;
步骤二:挑选,将晒干的黄芪除去芦头、黑心、破皮及发霉变质的部分;
步骤三:浸泡,用高压冲洗器将不同等级黄芪条表面的灰尘、泥土及其他杂质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加水没过黄芪条浸泡,直至黄芪长棍含水量在13%-20%;
步骤四:切制,将浸泡后的黄芪条切制成长度为14-15cm的长棍;
步骤五:削花,将切制好的黄芪长棍取出,然后用公司研发的刀具进行削花,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天芪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省天芪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22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食材消毒净化处理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热转印型仿木纹铁门栏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