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资源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2474.0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0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凌红波;邓晓雅;桂东伟;许佳;张广鹏;闫俊杰;徐海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资源 管理 系统 | ||
1.一种水资源管理系统,包括水资源转换系统和生态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资源转换系统的转换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进行水样获取,分别对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和植物水进行取样;
S2、对获取的水样进行18O的室内分析,用MAT-252气体质谱仪分析,测得的18O比率的结果为与“标准平均海洋水”的千分差δ18O,测量精度在±0.2‰之内,土壤水和植物木质部水分采用低温真空蒸馏法提取,采用LGR液态水同位素分析仪测定地下水、枝条木质部水分和土壤各层水分的稳定氢和氧同位素比率公式为:δ18O(‰)=(18O/16O)m-(18O/16O)s/(18O/16O)s×1000/‰;
S3、河水对地下水的转化:按照质量守恒原理,可以估算出河水补给地下水的份额,其质量守恒方程为:CsQg=CgQg+Cb(Qs-Qg);
S4、结合S2、S3中的公式可得地下水排泄量占河水流量的百分比为:基于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出河水转化为土壤水比例、地下水转化为土壤水比例,计算河水转化为土壤水比例、地下水转化为土壤水比例之和即为土壤水来源于河水的总比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资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分析系统的分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T1、对草本、柽柳和胡杨植物水分的δ18O值与不同深度土壤水δ18O值进行对比;
T2、依据土壤水δ18O的分布特征以及地下水δ18O的分析结果,对不同地下水位下,不同类型植物水分来源的贡献率进行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资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δ18O(‰)=(18O/16O)m-(18O/16O)s/(18O/16O)s×1000/‰,式中m为样品,s为标准样,精确度(1δ)18O/16O优于0.1‰,D/H优于0.3‰,δD值的测试误差不超过1‰,δ18O值的测试误差不超过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资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CsQg=CgQg+Cb(Qs-Qg),式中:Cs为取样点河水中的δ18O值,Cg为取样点地下水中δ18O值,Cb为河流上游来水中δ18O值,Qs为取样点河水流量,Qg为地下水排泄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资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T2中,对不同类型植物水、土壤水、地下水的δ18O值进行比较并且绘制图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资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T2中,对不同地下水位下,不同类型植物水分来源的贡献率用IsoSource软件进行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24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