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吡咯烷羧酸类化合物的钠盐、结晶形式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2586.6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4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陆晨光;王芳;徐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海融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A61K31/407;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咯烷 羧酸 化合物 钠盐 结晶 形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吡咯烷羧酸类化合物的钠盐、结晶形式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钠盐的药物组合物、制剂形式和制药用途。式Ⅰ化合物是一种属于吡咯烷羧酸类化合物的药学活性物质。上述式Ⅰ化合物的钠盐或晶型的水溶性和理化稳定性较高,具备给药剂量小、药效发挥快、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包含式Ⅰ化合物碱加成钠盐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镇痛、解热、消炎药物中具有广泛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吡咯烷羧酸类化合物的钠盐、结晶形式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式Ⅰ化合物(S)-5-苯甲酰-2、3-二氢-1H-吡咯嗪-1-羧酸的钠盐、盐的晶型和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
酮咯酸氨丁三醇是一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主要通过阻断花生四烯酸代谢的环氧化酶,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发挥作用。前列腺素的减少可以减低神经纤维对伤害性刺激的敏感性,从而起到镇痛、抗炎和退热的效果。所述酮咯酸氨丁三醇在人体内转化为酮咯酸发挥疗效,酮咯酸具有镇痛、抗炎、解热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但无镇静或抗焦虑作用。酮咯酸的镇痛活性较强,是吗啡的0.4倍,阿司匹林的800倍,吲哚美欣的60倍。与阿片类镇痛剂相比,酮咯酸具有起效快、无成瘾性、无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无呼吸抑制作用或便秘等不良反应、作用持续时间长的优点。与吗啡合用,可降低吗啡用量,减少吗啡带来的不良反应和成瘾性。
酮咯酸氨丁三醇由美国Syntex公司开发上市,主要有口服给药和注射给药制剂,如胶囊、注射液等。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主要有国外的品种,价格较高,使用不方便。口服给药以其方便服用的优点,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然而固体口服给药方式在药物吸收上较慢,而对于急性、严重疼痛的患者最需要快速的镇痛方式。此外,酮咯酸氨丁三醇对光、热、酸、碱均不稳定,易发生脱羧氧化反应产生杂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用药安全。
目前国内外上市的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主要有两种配方,一种为磷酸二氢钾为稳定剂,以永信药品工业(昆山)有限公司的产品为代表;另一种则是大多数公司采用的、以乙醇作为稳定剂。已上市的注射液,包括上述专利中涉及的冻干粉针剂中的活性成分均是由左旋、右旋异构体组成的消旋体。左酮咯酸的旋光值为负数,立体构型为S型对映体,即式Ⅰ化合物,结构如下所示,其发挥了绝大部分药效作用。而右酮咯酸的旋光值为正数,立体构型为R型对映体,可能是酮咯酸产生较多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
在小鼠、大鼠体内,S和R异构体之间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化,而在人体内S向R转化的比例<6.5%。目前市售产品是由左旋、右旋异构体组成的消旋体,其S-异构体消炎作用和镇痛作用较R-异构体强60倍和230倍。理论上单一的S-酮咯酸产品可以将给药剂量减半,且具有疗效更好、更安全的特点。因此,获得光学活性的S-异构体是有意义的。
酮咯酸的拆分技术,即式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现有技术文献已有报道。中国专利CN02102547.9公开了一种光学活性酮咯酸的制备方法,采用动力学拆分方法制备光学活性酮咯酸,包括以下步骤:1)在合适的溶剂中,在缩合剂存在下,使外消旋酮咯酸与一种手性胺辅剂反应;2)用水终止反应;3)分离未反应的酮咯酸和反应生成的酰胺。该方法需要使用昂贵的缩合剂将酮咯酸和手性胺在-60℃低温条件下进行动力学拆分反应,条件苛刻,反应进行程度难以判断,最后还需柱层析分离纯化以获得S-酮咯酸,不适应工业化大生产。因此有待进一步考察S-酮咯酸即式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此外,现有技术和文献中均未涉及到S-酮咯酸在药物制备或临床应用方面的理化特性和相关内容。本发明人前期研究表明,该活性物外观为白色或类白色固体粉末,易溶于甲醇、乙醇,溶于乙酸乙酯,不溶于正己烷、甲基叔丁基醚。稳定性差,室温放置下即容易降解变色。在水溶液中尤其是偏碱性条件下会加剧其降解和消旋化。因此有待进一步考察S-酮咯酸即式Ⅰ化合物成药性,开发适宜的盐型,探索其制药用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吡咯烷羧酸类化合物的钠盐、结晶形式及其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海融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海融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25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电耦合一体化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 下一篇:平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