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盐废水中钙镁离子去除药剂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2680.1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3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文方;王志煌;贾尔恒·阿哈提;曹银贵;邓葵;巩梦;廖娜;曾琪静;孙燕荣;王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5/06 | 分类号: | C02F5/06;C02F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赢通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3 | 代理人: | 樊宝忠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盐废 水中 离子 去除 药剂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高盐废水中钙镁离子去除药剂及方法,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和电絮凝法对原水水质要求较高,软化药剂和吸附剂方法没有合适的药剂,且未达到去除效果的技术问题。该去除药剂为氧化钙和偏铝酸钠组成的混合物或Mg/Al水滑石;所述氧化钙、偏铝酸钠的混合物按钙、铝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得到;所述Mg/Al水滑石为400℃下经过4小时焙烧得到的HTCS‑400‑MgAl;该方法采用上述两种去除药剂,并设定相应的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和反应时间。本发明的两种去除药剂对钙镁离子的去除效果较好,在钙镁离子去除方法中,将上述两种去除药剂投放到高盐废水中,通过设定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和反应时间,实现了钙镁离子更好的去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盐废水中钙镁离子去除药剂及方法。
背景技术
高盐废水指含有机物和至少总溶解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的质量分数大于3.5%的废水,具有水量大,无机盐离子K+、Na+、Ca2+、Mg2+、Cl-、SO42-等含量高,水质水量变化大,成分复杂,难生化降解等特点,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类工业废水。近年来,为实现高盐废水的中的盐以单质盐的形式回用并进行资源化利用,许多企业采用结合了纳滤分盐工艺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结合的多级分盐工艺将高盐废水中的盐和水进行分离,冷凝水回用于工业生产中去,结晶出的盐集中处理。在这一处理过程中,结垢性离子经过膜浓缩或蒸发浓缩就会析出并附着在膜或列管壁上,形成硬垢难以脱落,轻则降低膜和蒸发的产水效率,重则堵塞膜、管路或装置,因此,预处理时降低废水中含有的大量的结垢型离子非常重要。
高盐废水中去除钙镁离子的主要方法包括药剂软化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和电絮凝法等。传统的药剂软化法又分为石灰软化法、石灰石膏软化法和石灰纯碱软化法,主要是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使水中的钙镁离子转变为氢氧化物或碳酸盐沉淀,所用药剂价格低廉且来源广泛,使用方便,但该法处理后的水呈碱性需调节pH;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将钙镁离子吸附于其表面或内部从而降低废水中钙镁离子浓度,吸附法操作简便,处理效果良好,吸附剂价格低廉,来源广泛,但吸附剂再生频繁;离子交换法通过阳离子交换柱将钙镁离子置换出来从而达到去除钙镁离子的目的,该法去除率高,处理效果稳定,但是离子交换树脂容易堵塞,且树脂成本较高,再生过程繁琐;膜分离法是利用膜两端的压力差、浓度差等形成的推动力来实现钙镁离子的分离,从而降低出水的硬度,膜分离法运行高效、操作简单、分离性能良好、可有效避免二次污染,但也存在膜面易被污染和浓差极化的问题,清洗困难、耐用性差;电絮凝法利用阳极金属溶出发生水解-聚合反应,产生絮凝体络合吸附水中污染物并聚集成团来去除使污染物,电絮凝法具有去除污染物种类多、效率高、适用pH范围广、装置紧凑、占地面积小等优势。其中的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和电絮凝法等对原水水质要求较高。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和电絮凝法对原水水质要求较高,软化药剂和吸附剂方法没有合适的药剂,且未设定不同反应条件以达到钙镁离子更好去除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盐废水中钙镁离子去除药剂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和电絮凝法对原水水质要求较高,软化药剂和吸附剂方法没有合适的药剂,且未设定不同反应条件以达到钙镁离子更好去除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未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26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