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粘柔软母粒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3676.7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3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龙;吴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20;C08L23/06;C08K5/526;C08K5/134;C08K5/20;C08K5/00;C08J3/22;D01F1/10;D01F6/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软 | ||
本发明为一种纺粘柔软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组分及组分含量,以质量分数计:柔软剂、2‑6份;润滑剂、3‑12份;分散剂、10‑20份;抗氧剂1010、0.1‑0.5份;抗氧剂168、0.5‑1份;弹性体、5‑10份;聚丙烯、50‑70份。本发明对配方进行改进,采用了柔软剂、润滑剂、分散剂、抗氧剂、低熔指的弹性体。由于熔指太高,与实际生产无纺布时载体熔喷专用料的熔指不匹配,故同时加入熔指较低的弹性体降低其熔指,同时也能增加其粘性及韧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粘柔软母粒。
背景技术
普通丙纶无纺布因热粘合温度高,手感欠柔软,所以需要对聚丙烯纤维改性,以提高它的柔软性。柔软母粒是生产用于无纺布中的功能性母粒,目前柔软母粒主要采用添加剂改变PP聚合物在成型过程中结晶形态、分子取向,通过对PP分子链进行包绕等综合方法来达到使纤维柔软的目的。虽然目前市面上柔软母粒也能达到一定的柔软效果,但柔软度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纺粘柔软母粒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一种纺粘柔软母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及组分含量,以质量分数计: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柔软剂为硬脂酸酰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润滑剂为乙撑双硬脂酰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蜡。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抗氧剂1010为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抗氧剂168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体为1-辛烯与乙烯的聚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优点是它选用了高档的柔软剂和弹性体载体等特种助剂复合而成加工制成的特效母料。柔软效果更好,能够使丙纶无纺布真正达到具有棉花般柔软、丝滑凉爽特性。同时见效更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为一种纺粘柔软母粒,包括如下组分及组分含量,以质量分数计: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柔软剂为硬脂酸酰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润滑剂为乙撑双硬脂酰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蜡。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抗氧剂1010为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抗氧剂168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体为1-辛烯与乙烯的聚合物。
本发明的优点是它选用了高档的柔软剂和弹性体载体等特种助剂复合而成加工制成的特效母料。柔软效果更好,能够使丙纶无纺布真正达到具有棉花般柔软、丝滑凉爽特性。同时见效更快。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36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