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水路面用抗老化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4489.0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3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姜尧;纪淑贞;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群康沥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3/02 | 分类号: | C08L53/02;C08L19/00;C08L57/02;C08K13/02;C08K3/06;C08K5/29;C08K5/527;C08K5/11;C08L9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高燕;许亦琳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水 路面 老化 沥青 改性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水路面用抗老化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透水路面用抗老化沥青改性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热塑性弹性体40~70份,废橡胶粉6~25份,相容剂4~10份,交联剂1~2份,增塑剂1~10份,二硬脂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0.3~0.7份,润滑油1~20份。本发明中的透水路面用抗老化沥青改性剂能够大幅度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成型强度及稳定性,同时不会降低排水沥青路面的抗滑及透水性能,且操作简便,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水里面用抗老化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的交通路况呈现重载荷、高流量和渠道化明显等特点,对沥青路面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透水沥青混合料作为一种具有相互连通空隙的开级配沥青混合料,以其显著的透水、良好的抗滑性能和降低路面温度的功能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中国已出台了两部有关透水路面路用性能要求规范,即《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透水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大于18%,雨水可以透过面表通过排水设施迅速排出路表减少路面积水,加强轮胎与路面的接触,同时消除行车溅起的水雾,改善能见度,提高路面行车安全性;空隙率较大,使得路面具有粗糙的宏观纹理,从而提高摩擦性能,使汽车在高速行驶时有较高的抗滑能力。
但排水沥青路面由于空隙率大,沥青老化程度较普通密级配路面更为严重,雨水在空隙中反复冲刷也会导致沥青的流失,因此在服役5-8年后,沥青路面必然会出现飞散病害。另外,冰冻灾害、高低温周期交替及酸雨侵蚀等自然现象也会使沥青路面出现大量的早期病害现象。目前,国内使用的用于排水路面的高粘沥青改性剂都是依靠进口,购买价格比较昂贵。同时,不同的生产商的配方也不尽相同,沥青各项性能之间的配伍性不一样,对不同区域特性的适用性也不一样。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水路面用抗老化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获得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水路面用抗老化沥青改性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热塑性弹性体40~70份,废橡胶粉6~25份,相容剂4~10份,交联剂1~2份,增塑剂1~10份,二硬脂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0.3~0.7份,润滑油1~20份。
优选地,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为60~70份。
优选地,所述相容剂为4~6份。
优选地,所述增塑剂为4~6份。
优选地,所述润滑剂为10~17份。
根据上述所述的透水路面用抗老化沥青改性剂,所述废橡胶粉为由废旧轮胎加工而成,其密度为0.95~1.15g/cm3。
根据上述所述的透水路面用抗老化沥青改性剂,所述相容剂为C9石油树脂。
根据上述所述的透水路面用抗老化沥青改性剂,所述交联剂为硫磺和异腈酸酯的混合物;其中,硫磺和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1:(1~2)。
根据上述所述的透水路面用抗老化沥青改性剂,所述增塑剂为癸二酸二丁酯。
根据上述所述的透水路面用抗老化沥青改性剂,所述二硬脂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的熔点为181~184℃。
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如上述所述的透水路面用抗老化沥青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各组分在120~140℃下融化并混合形成混合物,混合物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并冷却。
根据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混合可以在混合机中进行,混合机中进行熔化、剪切、搅拌混合形成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群康沥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群康沥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44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