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5208.3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7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林孝发;林孝山;张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5/22 | 分类号: | A47L15/22;A47L15/23;A47L15/42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62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洗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清洗装置,其包括清洗槽、集水杯、过滤筒、喷淋器和供水座,其中,喷淋臂在转动时带动所述过水管转动和/或在进水和停水时带动所述过水管轴向运动;过水管还与过滤筒传动连接,并带动过滤筒转动和/或轴向运动。本申请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能够使过滤筒筒壁上的残渣更易掉落至过滤筒筒底部,从而减少筒壁上的过滤孔被堵塞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清洗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厨房用清洗装置,例如洗碗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洗碗机,通过循环泵向喷淋臂供水。其喷淋臂设有切向喷淋孔,在喷淋孔向清洗槽内的碗碟喷水时,喷淋臂在反作用力的驱动下转动。该喷淋臂一般装设在位于清洗槽槽底的集水杯上。集水杯的主要作用是收集清洗槽内的水及残渣,经过滤筒过滤后向循环泵供水,再循环至喷淋臂。过滤筒一般在的筒壁和底壁设有过滤孔。现有技术中的过滤筒一般固定连接于集水杯的集水腔中,水及残渣先通过清洗槽的集水口进入集水杯内,过滤筒过滤残渣,将水排入集水腔中。由于在过滤筒过滤残渣的过程中,残渣在水流作用下往往会挂在筒壁的过滤孔上。特别是高粘度的残渣(诸如土豆泥、粥、米糊、豆瓣酱等)与中等颗粒残渣混合后,更易堵塞过滤孔。由于部分过滤孔被堵塞,过滤筒的通水量受到影响。而过滤筒通水量减少,容易导致循环泵进水不足,从而无法进行高压冲洗,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电机空转,使设备因故障停机。
2018年3月20日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CN107854085A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槽洗碗机的过滤器和具有其的水槽洗碗机,该文献在集水杯集水腔内侧壁设置进水口,该进水口的中心轴线偏离过滤筒的轴线,使得循环泵向集水杯内供水时,通过进水口向过滤筒喷射切向水,以实现对过滤筒筒壁上的过滤孔的冲刷。为此,该文献还设置了双层过滤结构,其中,内层过滤筒固接于集水杯内,外层过滤筒过滤孔更细,也更易挂住残渣。外层过滤筒可以在水流冲刷下相对内层过滤筒旋转,从而使整个外层过滤筒的过滤孔得以被清洁。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的主要缺陷在于,集水腔侧壁的进水口主要联通进水管,其只能在水循环过程中每次进水时对过滤筒进行冲刷,而过滤孔的堵塞主要产生在每次冲洗循环中,尤其是在每次冲洗循环完成时堵塞最为严重,而排水后,残渣更易挂在筒壁的过滤孔上难以去除。因此,该技术方案对于解决筒壁上的过滤孔堵塞问题效果不好。
另外,由于进水水压并未经过循环泵加压,甚至可能在经过进水管路的其他部件(诸如呼吸器或者软水器等)时水压会大幅下降,因此进水口喷射的水因流速不大往往不足以驱动外层过滤筒转动,从而无法起到整体冲刷的效果。
当然,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技术方案通过在循环泵出水后设置专门的过滤筒冲刷支路,实现对过滤筒的冲刷。而这需要对循环泵的出水进行切换控制,从而选择向喷淋臂供水或向冲刷支路供水,这就需要支付额外的成本,同时也会让结构更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清洗装置,其能够使过滤筒筒壁上的残渣更易掉落至过滤筒底壁,从而减少筒壁上的过滤孔被堵塞的情况。
为达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技术方案涉及一种清洗装置,其包括:清洗槽,其底部设有集水口;集水杯,其与所述清洗槽固接,并通过所述集水口连通所述清洗槽;过滤筒,其至少部分置于所述集水杯内;喷淋器,其包括彼此连接的喷淋臂和过水管,所述过水管伸入所述清洗槽并为所述喷淋臂供水,所述喷淋臂喷水时相对所述清洗槽绕所述过水管的轴线转动;供水座,其与所述清洗槽或集水杯固接,其还与所述过水管连接并为所述过水管供水;其中,所述喷淋臂在转动时带动所述过水管转动和/或在进水和停水时带动过水管轴向运动;所述过水管还与所述过滤筒传动连接,并带动所述过滤筒转动和/或轴向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52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