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蚊香用PET纤维挥发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5248.8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4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成建登;薛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建登;薛锋 |
主分类号: | D02G3/40 | 分类号: | D02G3/40;D02G3/04;A01M29/12;A01M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董艳慧;夏永兴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蚊香 pet 纤维 挥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蚊香用PET纤维挥发芯及其制备方法,该挥发芯包括第一PET纤维丝(1)和第二PET纤维丝(2);第一PET纤维丝(1)和第二PET纤维丝(2)均为线状结构,第二PET纤维丝(2)通过加热熔融后均匀包裹在第一PET纤维丝(1)的外部,构成PET纤维丝(10);若干条PET纤维丝合并成一股芯棒纤维丝(3),且相邻两条PET纤维丝(10)之间留有间隙(11);若干股芯棒纤维丝(3)合并粘合,构成一体结构的挥发芯棒主体。本发明采用PET纤维丝制备挥发芯,渗透性能较好,挥发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和韧性,可制成不同形式的挥发芯,能兼容水剂和油剂驱蚊液,使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蚊用品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液体蚊香用PET纤维挥发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热液体蚊香由于其良好的驱蚊效果、无烟、无害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驱蚊液通过挥发芯达到挥发驱蚊的作用,因此,挥发芯是决定液体蚊香驱蚊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有技术的电热液体蚊香用挥发芯普遍采用以木粉为原料的木质纤维芯棒,木粉是木材经机器研磨制成,木纤维因树木种类、生长地域和生长周期的差异,会使纤维中所含的甲纤(甲基纤维素)数量、纤维粗细及空隙大小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成品的强度会有很大的拨动,木纤维具有不规则的扇形结构,导致纤维组合排列时存在大量不规则空隙,木质空隙具有超强的亲水性能,因此成品很容易因为储存环境干湿度的变化导致空隙封堵或膨胀。
但木质纤维挥发芯只能用于油剂药液,随着更加环保的水剂驱蚊液开始慢慢取代了油剂驱蚊液,而木质纤维芯棒遇水时会溶解,木质纤维芯棒的使用局限性越来越大,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由于木粉在木质纤维挥发芯内形成的挥发孔隙排布混乱不连续,导致木质纤维挥发芯还存在渗透时间长、挥发稳定性差且波动大等缺点,由于木粉不具有连贯性,木质纤维挥发芯还存在韧性不足、抗折度低、易断裂等缺点。另外,在木质纤维挥发芯的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粉尘,在后道加工过程中也会伴有粉尘产生,影响生产环境,且不环保,木粉还可能存在异味等问题。
在驱蚊产品中,部分添加驱蚊香精的香薰棒也具有一定的驱蚊效果,但香薰棒多是采用不同的植物、树脂和木头组合调配制成,通过常温自然散发香气,挥发速率较慢且挥发效果不稳定,受气温、干湿度变化影响,尤其是在气温、干湿度变化较大时,香薰棒的挥发性能波动很大,驱蚊效果较差。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510268620.8公开了一种具有驱蚊效果的 PET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0-50%;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20-40%;玻璃纤维25-40%;耐高温驱蚊香精0.1-0.5%;增韧剂4-6%;成核剂1-2%;结晶促进剂1-2%;抗氧剂0.2-0.4%;润滑剂0.5-2%;偶联剂0.2-0.5%;其他助剂2-3%。该材料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为载体,加入耐高温驱蚊香精等助剂,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混合、塑化、熔融后,再加入玻璃纤维并挤出,造粒成型。该材料无法应用于加热液体蚊香,且助剂在制作时即被加入在载体中,其香气挥发呈递减趋势,挥发速率慢且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液体蚊香用PET纤维挥发芯,驱蚊液的渗透性能较好,且挥发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韧性,使用范围广。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液体蚊香用PET纤维挥发芯的制备方法,能根据产品的形状、性能要求制备不同形式的挥发芯,可加工型强,生产工艺简单且可控,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液体蚊香用PET纤维挥发芯,包括第一PET纤维丝和第二PET纤维丝;第一PET纤维丝和第二PET纤维丝均为线状结构,第二PET纤维丝通过加热熔融后均匀包裹在第一PET纤维丝的外部,构成PET纤维丝;若干条PET纤维丝合并成一股芯棒纤维丝,且相邻两条PET纤维丝之间留有间隙;若干股芯棒纤维丝合并粘合,构成一体结构的挥发芯棒主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建登;薛锋,未经成建登;薛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52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气糖果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吸收性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