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GB外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5821.5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1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洋;林雅雯;黄国栋;黄嘉宏;杨顺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33/06;H01L33/32;H01L27/1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徐凯凯 |
地址: | 402760 重庆市璧***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gb 外延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RGB外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方法包括步骤:提供一衬底;在所述衬底上依次生长GaN缓冲层、第一未掺杂GaN层、第二未掺杂GaN层和n型GaN层;用钝化层作保护,经选择性刻蚀、生长,蓝光多量子阱层、绿光多量子阱层和红光多量子阱层阵列,在所述蓝光多量子阱层、绿光多量子阱层和红光多量子阱层上生长p型GaN接触层。通过直接衬底上生长蓝光LED外延结构、绿光LED外延结构和红光LED外延结构,获得的RGB外延结构制成的R、G、B芯片无需分离、无需巨量转移,可直接将一大片数万颗芯片键合到相应驱动电路板上,形成的显示装置的像素单元小,独立控制每颗LED的电流,可实现高分辨率的图像输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RGB外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Micro LED)显示面板与传统的液晶显示面板相比,具有分辨率更高、对比度更好、响应时间更快及能耗更低等优点。LED芯片在制作完成之后,需要将LED芯片转移到驱动电路板上形成LED阵列,这一过程被称为“巨量转移”。现有显示屏主要是采用红光(R)、绿光(G)、蓝光(B)LED器件组装而成,对于户外显示屏而言,其器件尺寸大,贴片组装(即巨量转移)时无问题;但对于超小尺寸的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ED),其芯片尺寸在微米级,一个小小的pad显示屏上的红光(R)、绿光(G)、蓝光(B)芯片就达数百万颗,如此小尺寸的R、G、B芯片的巨量转移是个难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GB外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旨在解决现有的基于Micro LED的显示屏的现有制造过程中的R、G、B芯片的巨量转移难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RGB外延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提供一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依次生长GaN缓冲层、第一未掺杂GaN层、第二未掺杂GaN层和n型GaN层;
用钝化层作保护,经选择性刻蚀、生长,在所述n型GaN层上蓝光多量子阱层、绿光多量子阱层和红光多量子阱层阵列,在所述蓝光多量子阱层、绿光多量子阱层和红光多量子阱层上生长p型GaN接触层,得到所述RGB外延结构。
可选地,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用钝化层作保护,经选择性刻蚀、生长,在所述n型GaN层上生长蓝光多量子阱层、绿光多量子阱层和红光多量子阱层阵列,在所述蓝光多量子阱层、绿光多量子阱层和红光多量子阱层上生长p型GaN接触层,具体包括:
在所述n型GaN层上生长一钝化层;选择性刻蚀所述钝化层,在所述n型GaN层上形成呈阵列分布的待生长蓝光多量子阱层的区域,在所述待生长蓝光多量子阱层的区域生长蓝光多量子阱层,在所述蓝光多量子阱层上生长p型GaN接触层;
在所述n型GaN层上继续生长钝化层,使钝化层覆盖生长在所述蓝光多量子阱层上的p型GaN接触层,选择性刻蚀所述钝化层,在所述n型GaN层上形成呈阵列分布的待生长绿光多量子阱层的区域,在所述待生长绿光多量子阱层的区域生长绿光多量子阱层,在所述绿光多量子阱层上生长p型GaN接触层;
在所述n型GaN层上继续生长钝化层,使钝化层覆盖生长在所述绿光多量子阱层上的p型GaN接触层,选择性刻蚀所述钝化层,在所述n型GaN层上形成呈阵列分布的待生长红光多量子阱层的区域,在所述待生长红光多量子阱层的区域生长红光多量子阱层,在所述红光多量子阱层上生长p型GaN接触层;
去除所述钝化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58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