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移动网络的定位方法、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6245.6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9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黄亮;赵煜;孟繁瑞;刘文敏;魏斌;焦亮;陈训逊;李佳;刘伟;杨云龙;李明哲;李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山东分中心;长安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24/10;H04W64/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黎坚怡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移动 网络 定位 方法 计算机 设备 以及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移动网络的定位方法、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基于移动网络的定位方法包括:从基站获取多个第一参考测量报告,每个第一参考测量报告均为MDT上报且关联有一对应的位置信息;基于每个第一参考测量报告和对应的位置信息分别形成一个对应的第一地标信息;利用多个第一地标信息形成参考地标库;根据参考地标库对待定位测量报告进行定位,以进一步对发送待定位测量报告的移动终端进行定位。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实现在不依赖移动终端主动行为且无GPS环境的条件下进行定位,且能够提高定位精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移动网络的定位方法、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已经广泛融入移动互联网各种应用,互联网服务利用手机终端获取的位置信息开展地图、导航、出行、广告营销、信息推荐等各种增值服务,位置服务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基础服务,也成为移动用户线上线下的结合点。利用移动互联网位置服务,可以为交通出行、人员迁徙、如公共安全(如防踩踏)、城市出行分析、交通感知预测、城市规划建议等提供服务。
当前移动互联网位置服务主要有终端发起,依靠终端主动发起全球定位系统(the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或网络定位获取位置服务。GPS位置获取需要终端开启GPS及具备GPS服务条件,而网络定位则存在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定位方法、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实现在不依赖移动终端主动行为且无GPS环境的条件下进行定位,且能够提高定位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定位方法,该基于移动网络的定位方法包括:从基站获取多个第一参考测量报告,每个第一参考测量报告均为MDT上报且关联有一对应的位置信息;基于每个第一参考测量报告和对应的位置信息分别形成一个对应的第一地标信息;利用多个第一地标信息形成参考地标库;根据参考地标库对待定位测量报告进行定位,以进一步对发送待定位测量报告的移动终端进行定位。
其中,从基站获取多个第一参考测量报告,包括:从基站获取目标参考测量报告;判断目标参考测量报告是否为MDT上报且关联有对应的位置信息;若是,则确定目标参考测量报告为第一参考测量报告。
其中,基于每个第一参考测量报告和对应的位置信息分别形成一个对应的第一地标信息,还包括:基于每个第一参考测量报告和对应的位置信息分别生成MDT报告,MDT报告包括测量标识、主服务小区及其信号强度、多个邻服务小区及其信号强度以及位置信息;根据MDT报告形成参考测量向量和参考小区集合向量,其中,参考测量向量是MDT报告中所有小区及其信号强度的集合,参考小区集合向量是所有小区的集合;分别根据每个MDT报告及所形成的参考测量向量和参考小区集合向量,以及位置信息形成一个对应的第一地标信息。
其中,分别根据每个MDT报告及所形成的参考测量向量和参考小区集合向量,以及位置信息形成一个对应的第一地标信息,包括:将MDT报告中的主服务小区与位置信息关联,得到一级参考点;将参考小区集合向量与位置信息关联,得到二级参考点;将参考测量向量与对应的位置信息关联,得到三级参考点;将一级参考点、二级参考点和三级参考点作为第一地标信息。
其中,利用多个第一地标信息形成参考地标库,包括:对第一地标信息中的参考点进行数据清洗;对清洗后的不同等级的参考点分别进行不同粒度的聚类,以得到多级参考地标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山东分中心;长安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山东分中心;长安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62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能量电子质子和太阳辐射综合环境模拟系统
- 下一篇:一种磁控干簧管开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