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负载纳米银的双层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6792.4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4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范代娣;李阳;朱晨辉;段志广;傅容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6/00 | 分类号: | A61L26/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启诚专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0 | 代理人: | 冯亮 |
地址: | 71006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负载 纳米 双层 凝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负载纳米银的双层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表面负载纳米银的双层水凝胶的上表面孔径为2μm~10μm,下表面孔径为80μm~130μm,纳米银的尺寸为5nm~110nm。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双层水凝胶浸泡于多巴胺溶液中,搅拌,得到多巴胺涂层双层水凝胶;步骤二、将多巴胺涂层双层水凝胶于硝酸银溶液中浸泡5min~1200min,得到表面负载纳米银的双层水凝胶。本发明的表面负载纳米银的双层水凝胶,纳米银颗粒在表面均匀分散,上层孔径较小结构致密,下层孔径较大结构疏松,两层紧密结合,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阻菌、保湿、抗菌、吸收渗液、粘附皮肤防止敷料脱落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等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面负载纳米银的双层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凝胶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具有持水能力的软材料,这种材料质地柔软,能保持一定的形状,且吸收大量的水。水凝胶良好的吸水性使得其在伤口敷料应用方面具有潜力,对于创面愈合来说,伤口渗液是难以避免的问题,伤口渗液是从伤口中渗漏出来的液体,其主要成分是水,其次还有电解质、营养物质、蛋白质、炎性介质、酶、生长因子、代谢废物以及各种细胞等,通常渗液成透明的淡琥珀色、粘稠度均匀,没有气味,对于慢性伤口来说,渗液会延迟伤口愈合、损伤伤口床、降解细胞外基质、引起伤口周围皮肤问题,因而进行有效的渗液处理十分必要。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水凝胶敷料仅能用作保湿和隔离防护材料,无法满足作为伤口敷料既要吸收渗液,又要较长时间的保持水分以及防止细菌感染的临床要求。实现吸收渗液功能与实现长时间保持水分及防止细菌感染功能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因为吸收渗液需要水凝胶的孔径较大,而阻止细菌则需要水凝胶的孔径较小。为了平衡水凝胶材料的吸收渗液功能与阻止细菌,现有研究中已经有研究人员构建了双层结构水凝胶——在第一层水凝胶表面原位制备第二层水凝胶,同时实现吸收渗液和阻止细菌入侵以及水分快速散失,但是细菌本身较小且繁殖能力强,通过进一步改善双层水凝胶结构以期提高双层水凝胶阻止渗液吸收和细菌侵入的能力,是降低伤口感染引起发炎甚至死亡的有效途径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表面负载纳米银的双层水凝胶的制备方法。该表面负载纳米银的双层水凝胶利用具有孔径分别为2μm~10μm和80μm~130μm的上层和下层,表面负载的纳米银尺寸为80nm~110nm,纳米银颗粒在表面均匀分散,上层孔径较小结构致密,下层孔径较大结构疏松,两层紧密结合,该表面负载纳米银的双层水凝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具有阻菌、保湿、抗菌、吸收渗液、粘附皮肤防止敷料脱落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等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表面负载纳米银的双层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负载纳米银的双层水凝胶的上表面孔径为2μm~10μm,下表面孔径为80μm~130μm,纳米银的尺寸为5nm~110nm。
上述的一种表面负载纳米银的双层水凝胶,其特征在于,纳米银的尺寸为5nm~50nm。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上述表面负载纳米银的双层水凝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双层水凝胶浸泡于多巴胺溶液中,搅拌10h~30h,得到多巴胺涂层双层水凝胶;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述多巴胺涂层双层水凝胶于硝酸银溶液中浸泡5min~1200min,得到表面负载纳米银的双层水凝胶。
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多巴胺溶液的pH值为7~10,所述多巴胺溶液中,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6%。
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mol/L~80mmol/L。
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浸泡的时间为10min~480min,所述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mol/L~10m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未经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67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