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排放自净式循环水冲厕所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7250.9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2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礼;毛云峰;刘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1/02;E03B1/04;E03C1/12;E03C1/122;E03C1/126;E03D5/0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许翠玲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放 自净 循环 厕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排放自净式循环水冲厕所,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厕所包括坐便器、洗手池、冲厕水循环处理系统、洗手水循环处理系和气体净化装置,冲厕水循环处理系统用于对坐便器内形成的冲厕污水进行循环处理,其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污水预处理室、污水再生室、分离纯化室、离子平衡装置、污泥消解装置和消毒池,洗手水循环系统用于对洗手池内形成的洗手污水进行循环处理,其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洗手水净化室、洗手水消毒室和洗手水储水室,气体净化装置用于对前端厕所内的空气和后端水循环处理系统中的尾气进行净化处理。本发明厕所高度节水,不仅能长期稳定地提供冲洗水和洗手水还可以解决冲厕污水循环使用过程中离子累积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冲厕所,具体涉及一种无排放自净式循环水冲厕所,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城市和农村地区均对厕所具有重大的需求。其中水冲厕所因具有清洁方便和干净卫生等优点可大幅改善如厕环境,是目前较为重要的一种厕所形式。传统的水冲式厕所一般均是利用清洁水,每次用水6~10L,用98%的水稀释了2%的粪便,即2%的粪便污染了98%的水。冲厕污水若未经妥善处理不仅恶臭难闻,而且招致蝇虫大量滋生;粪便达不到无害化,极易导致肠道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的传播。特别是农村地区,由此产生的生活污水是重要的处理难题。此外,我国多数地区处于缺水状态,这一现实问题严重束缚了传统水冲厕所的应用;一些特殊地区,如旅游风景区或高速服务区等,由于缺少投资极大的上下水道设施而限制了水冲厕所的建设;一些饮用水源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对污染因子和生态影响因子有极高的要求,更加限制了传统水冲厕所的广泛应用。因此,急需突破传统冲水厕所的局限,开发一种集节约用水、免排放、无害化和资源化多种功能的新型水冲厕所。
公开号为CN110624312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节能型移动厕所用循环利用水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粪便→废水→净水的循环利用,但是该装置未解决多余污泥的处置、离子积累影响生物活性等问题,且该装置仅存在冲厕水的循环使用,缺乏对洗手水的循环利用,限制了循环水冲厕所的推广和市场前景。公开号为CN110590053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厕所高效污水处理及循环利用系统,该系统可以将含粪尿的冲厕污水经生物处理单元和过滤塔装置过滤后用于冲厕,但是该系统在工作时需要首先对冲厕污水中的固体物质进行截留,循环处理一段时间后,截留在筛板上的固体物质会堵塞筛板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不仅需要定期对筛板进行清理,操作麻烦,而且还需要对固体废弃物进行额外的处置,增加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此外,粪尿中的盐分还会残留在系统中并经过循环不断累积,影响生物处理单元的正常运行,而且该系统也存在缺乏对洗手水的循环利用的问题。公开号为CN 209568516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洗手水的同时,再将洗手污水用于冲厕后进入水循环处理系环,但该方式难以保证洗手污水满足《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 48—1999)中“厕所便器冲洗”的相关要求。并且,该洗手水处理方式也增加了用厕高峰阶段等特殊情况下的用水压力,且与污浊的冲厕水混合后恶化了洗手污水水质,增加了洗手污水处理成本和降低了洗手水的产水效率。此外,该专利仍未考虑离子累积问题,无法避免厕所系统长期运行后生物失活的缺陷,更未考虑污泥累积问题以及之后的存储和处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排放自净式循环水冲厕所,该厕所含有两套独立的冲厕污水处理系统和洗手水处理系统,将“轻污染”的洗手污水与“重污染”的冲厕污水分开处理,可以提高净水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并长期稳定地提供冲洗水和洗手水;该厕所还可以解决冲厕污水循环使用过程中阴阳离子累积以及污泥积累的问题,保证生物处理单元长期稳定运行,该厕所在运行时全程无废水排放且能实现固体污泥废弃物的再利用,变废为宝。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72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