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炼铁厂用水渣沟及其高强陶瓷耐磨浇注料工作衬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7318.3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9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姜跃刚;冯奎太;冯贵坛;冯奎金;孙志红;魏西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昊兴耐火炉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01 | 分类号: | C04B35/101 |
代理公司: | 郑州隆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3 | 代理人: | 鲍立阳 |
地址: | 0548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炼铁厂 用水渣沟 及其 高强 陶瓷 耐磨 浇注 工作 | ||
本发明涉及耐火材料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炼铁厂用水渣沟及其高强陶瓷耐磨浇注料工作衬,包括钢壳,所述钢壳内设置有高强陶瓷耐磨浇注料工作衬,所述高强陶瓷耐磨浇注料工作衬上端中间位置设置有流槽,所述钢壳内壁均匀设置有多个锚固钩,所述钢壳横截面为U型,所述钢壳两翼上端设置有向外的弯折部,所述钢壳内侧壁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穿过钢壳连接有冷媒循环装置,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火材料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炼铁厂用水渣沟及其高强陶瓷耐磨浇注料工作衬。
背景技术
随着炼铁工艺的进步,高炉出铁产能效率不断提升,对出铁场用耐火材料使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水渣沟现场的使用要求,由最初的耐热混凝土、水泥浇注料发展为现在的低水泥浇注料、快干浇注料等多种施工形式产品。随着出铁沟及水渣沟用耐火材料的优化改进,使出铁沟及水渣沟修筑施工及维护更加安全方便、使用寿命更长久。根据钢铁冶炼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炉出铁场及水渣沟工作衬耐火材料的要求更高,尤其亟待解决的是,水渣沟工作衬受高温渣热冲击及水冷影响损耗较快、维修周期长、影响高炉正常生产及水渣沟的整体使用寿命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急需开发一种结合强度高、热震稳定性、耐磨性优良、施工方便、长寿命的产品。
现有的水渣沟用耐材技术,有热稳定性高的浇注料,主要由的特级高铝熟料、棕刚玉、碳化硅、致密刚玉、氧化铝空心球等制成,为高铝陶瓷材料,热稳定性高,但其耐磨性能差;有纤维增强型浇注料,主要由特级高铝熟料、棕刚玉、碳化硅、长短切碳纤维等制成,能够有效的提高耐磨性能,但使用寿命依然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实施、工作稳定性高的炼铁厂用水渣沟及其高强陶瓷耐磨浇注料工作衬。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炼铁厂水渣沟,包括钢壳,所述钢壳内设置有高强陶瓷耐磨浇注料工作衬,所述高强陶瓷耐磨浇注料工作衬上端中间位置设置有流槽,所述钢壳内壁均匀设置有多个锚固钩,所述钢壳横截面为U型,所述钢壳两翼上端设置有向外的弯折部,所述钢壳内侧壁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穿过钢壳连接有冷媒循环装置。
进一步地,多个锚固钩成行成列设置,所述锚固钩包括安装盘,所述安装盘为圆形盘,所述安装盘边缘位置均匀设置有3-4组锚杆,任一组锚杆包括两根锚杆体,所述锚杆体下端与安装盘焊接固定,所述安装盘上设置有与锚杆体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锚杆体下端弯折并插装在定位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两根锚杆体上端交叉形成斜枝。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与锚杆体连接,所述锚杆体包括用于支撑冷却管的支撑锚杆体,以及用于固定冷却管的压紧锚杆体,相应的压紧锚杆体上端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与压紧锚杆体、支撑锚杆体之间形成冷却管通道,冷却管穿过冷却管通道。
进一步地,多个锚固钩成行成列设置,所述锚固钩包括安装盘,所述安装盘上设置有向内的锚固板,所述锚固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冷却管穿过通孔。
一种炼铁厂水渣沟用高强陶瓷耐磨浇注料工作衬,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材料制成,特级矾土熟料颗粒30~45份、棕刚玉颗粒20~35份、α-氧化铝微粉10~20份、电熔白刚玉粉8~15份、硅微粉5~10份、铝酸盐水泥10~25份、钢钎维1~3份、复合分散剂0.5~1.5份、硅溶胶结合剂25-30份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分散剂由三聚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组成,三聚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的重量比为3-5:5-7。
进一步地,所述特级矾土熟料颗粒的粒度为3~5mm,特级矾土熟料颗粒中氧化铝的含量≥88%。
进一步地,所述α-氧化铝微粉的粒度<2μm,所述α-氧化铝微粉氧化铝的含量≥9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昊兴耐火炉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昊兴耐火炉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73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轮独立悬挂系统
- 下一篇:一种四次折叠便携式象棋棋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