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岩溶地基预注浆处理后人工成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7392.5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9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吉林;孙磊;孙文雨;王玉刚;闫怀进;陈义桂;李大涛;丁武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地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 |
主分类号: | E02D3/12 | 分类号: | E02D3/12;E02D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溶 地基 预注浆 处理 人工 方法 | ||
1.一种强岩溶地基预注浆处理后人工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以桩孔为中心,设置若干注浆孔,采用100型钻机将注浆孔施工到基础设计深度完整基岩面下0.8-1.2m;
S2:利用高压水射流装置,对注浆孔进行射流打击、破碎及润湿,利用多相振荡射流穿层孔技术,对注浆孔壁进行预处理,用于强岩溶地基内部的裂隙的扩大和连通,以便于后续间隙的填充;
S3:在注浆孔内放置U型的水冷管,并通过高压旋喷桩将水泥浆从注浆孔底部往上灌入,注浆压力为20-25MPa;
S4:注浆完成后,连通水冷管,在水泥浆凝固时,向水冷管内输入冷却水,对水泥浆进行降温,控制水泥浆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温度差在15℃内,降温速度小于1℃/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岩溶地基预注浆处理后人工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桩径0.8m≤桩径≤1.2m的桩位周边呈三角形布置注浆孔,对于1.2m≤桩径≤2.0m的桩位周边呈正六边形布置注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岩溶地基预注浆处理后人工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浆由重量百分比的:水泥40-50%,矸石20-30%,胶结料1-3%,水20-30%混匀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岩溶地基预注浆处理后人工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的水冷管的内壁直径为3mm,内壁厚度为1cm,水冷管壁上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地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未经青岛地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739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吸水泵用吸水室形状的优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矿用本质安全性烟雾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