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次折叠便携式象棋棋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7397.8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7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卫林 |
主分类号: | A63F3/02 | 分类号: | A63F3/02;G07C1/24;A47B25/00;A47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次 折叠 便携式 象棋 棋具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四次折叠便携式象棋棋具,包括上下两个版块、36个棋子、一个计时器、18个铰链。所述上侧版块包括一个棋盘块、一个固定兜板、两个存棋盒及相应的两个矩形连接条、两个存棋盒盒口挡板、一个托盘及相应的一个梯形连接条;下侧版块包括一个棋盘块、两个活动兜板、两个固定带、两个存棋盒及相应的两个矩形连接条、两个存棋盒盒口挡板。本发明弥补了二次折叠棋具虽含计时器但因折叠后太厚而无法被儿童拿持,三次折叠棋具虽便于儿童操作却因不含计时器而不宜为专业训练所用等缺憾,既保证了棋童专业训练的便捷高效,也解决了棋童自行打理携带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象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次折叠便携式象棋棋具。
背景技术
象棋,亦作“象碁”、中国象棋,中国传统棋类益智游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中国象棋是中国棋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为平衡专业棋童和成年专业棋手的训练过程,真正做到象棋事业从娃娃 抓起,我们设计了一种四次折叠便携式象棋棋具,以便减轻棋童自行打理的 负担,提高棋童专业训练的效率,同时也使二次折叠棋具和三次折叠棋具的 缺憾得到有效弥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次折叠便携式象棋棋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四次折叠便携式象棋棋具,包括上下两个版块、32个棋子、一个计时器、18个铰链。所述上侧版块包括一个棋盘块、一个固定兜板、两个存棋盒及相应的两个矩形连接条、两个存棋盒盒口挡板、一个托盘及相应的一个梯形连接条,且所述固定兜板与上侧棋盘块后表面固定在一起,所述存棋盒与棋盘块通过相应矩形连接条连接且矩形连接条的宽度等于存棋盒的高度,所述托盘与棋盘块通过相应梯形连接条连接且梯形连接条的宽度等于托盘的高度;所述下侧版块包括一个棋盘块、两个活动兜板、两个固定带、两个存棋盒及相应的矩形连接条、两个存棋盒盒口挡板,所述两个活动兜板位于棋盘块的后表面与之相依不相连,所述存棋盒与棋盘块通过相应矩形连接条连接,且矩形连接条的宽度等于存棋盒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下侧版块之棋盘块背面的所述两块活动兜板,其平铺状态的组合形状全等于所述上侧版块之棋盘块背面的那块固定兜板的形状。
优选的,所述存棋盒设有四个,通过相应的四个矩形连接条,分别安装在所述上下相应棋盘块的左右两侧,存棋盒的形状为长方体,连接条的形状是长方形,其长度等于存棋盒的长度,其宽度等于存棋盒的高度;存棋盒盒口均设有挡板,所述挡板通过铰链与盒口内侧连接,挡板的宽度为存棋盒宽度的三分之一,挡板的作用既在于防止第一次和第二次折叠过程中个别棋子脱离收纳状态逸出盒外,也在于美化存棋盒,实现好用与好看的统一;左侧相邻的两个存棋盒贴合部的底线处由铰链相连,右侧相邻的两个存棋盒贴合部的底线处也由铰链相连,且两个所述铰链呈对称关系,也就是所述两个板块的两个连接之处,且这两个所述连接处在同一轴线上;所述两个板块还设有第三个连接之处,即所述上侧版块中的那块固定兜板与下侧版块的(两块活动兜板中靠上的)那块条形活动兜板的衔接之处。
优选的,所述托盘的形状为扁状长方体盒状物,且托盘的长度和宽度均略大于计时器长度和宽度,托盘的高度却仅为计时器高度的三分之二,托盘前端壁板的高度只有计时器高度的四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矩形连接条居中通过铰链向外侧连接所述存棋盒,向内侧连接相应棋盘块;所述梯形连接条居中通过铰链向上侧连接所述托盘,向下侧连接所述上侧棋盘块;所述下侧棋盘块背面紧邻上下版块分界线的条形活动兜板居中通过铰链向上连接上侧棋盘块背面的固定兜板,向下连接下侧棋盘块背面靠下的那块活动兜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是对称的两个,均一头固定在下侧棋盘块上,另一头固定在靠下的那块活动兜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卫林,未经张卫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73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