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用本质安全性烟雾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7423.7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0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胡长岭;刘新;蒋运生;孙梨;郑自强;王昊;姜乐;张翔宇;周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宝龙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5/00 | 分类号: | E21F5/00;E21F5/20;E21F17/18;B01D47/04;B01D47/06;B01D53/62;B01D53/82 |
代理公司: |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 代理人: | 赵谨容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本质 安全性 烟雾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本质安全性烟雾控制装置,包括吸烟机,所述吸烟机的左侧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辨别机构,所述吸烟机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吸烟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烟管连接有处理机构,所述处理机构的输出端通过导烟管连接有出烟机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矿用本质安全性烟雾控制装置,通过设置的辨别机构和处理机构,可有效防止因矿井下粉尘水雾较多造成烟雾控制装置发生误判的情况,可分别针对烟雾与粉尘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处理,且对烟雾和粉尘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有效处理,自动化水平较高,通过设置可自动清理积尘的辨别机构,可有效防止积尘堵住辨别机构的第二进烟口而导致装置失灵,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用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矿用本质安全性烟雾控制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在煤矿开采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何有效的控制烟雾就是问题之一,这时就需要一种矿用本质安全性烟雾控制装置,现有的矿用本质安全性烟雾控制装置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现有的矿用本质安全性烟雾控制装置难以对矿井下的粉尘与烟雾进行区别处理,而烟雾易导致矿用本质安全性烟雾控制装置发生误判,其次,现有的矿用本质安全性烟雾控制装置无法自动清理积尘,积尘易堵住矿用本质安全性烟雾控制装置的入口,导致装置无法正常工作,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一种矿用本质安全性烟雾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本质安全性烟雾控制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难以对矿井下的粉尘与烟雾进行区别处理,烟雾易导致矿用本质安全性烟雾控制装置发生误判;无法自动清理积尘,积尘易堵住烟雾控制装置的入口,导致装置无法正常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矿用本质安全性烟雾控制装置,包括吸烟机,所述吸烟机的左侧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辨别机构,所述吸烟机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吸烟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烟管连接有处理机构,所述处理机构的输出端通过导烟管连接有出烟机构,所述出烟机构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总出烟口。
进一步的,所述辨别机构包括辨别舱和导烟片,所述导烟片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支座,所述支座的中部设置有防护网,所述支座的中部且位于防护网的背面开设有第二进烟口,所述防护网适于防止在矿业生产中的硬物对辨别机构内部的损伤,所述导烟片适于将烟雾导入第二进烟口。
进一步的,所述辨别舱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进烟口和第一出烟口,所述辨别舱的内部开设有光学迷宫,所述第一进烟口适于烟雾进入光学迷宫,所述第一进烟口与第二进烟口导通,所述第一出烟口适于烟雾出光学迷宫,所述光学迷宫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红外发射器,所述红外发射器适于在控制器控制下发出红外线,所述光学迷宫的内表面且位于红外发射器的正对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面对红外发射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接收器,所述光学迷宫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接收器,所述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适于接收红外发射器发生的光线,所述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光学迷宫适于使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在烟雾或粉尘的作用下发生散射,且由于烟雾粉尘的直径大小不同,这样红外线发生散射的角度也不同,由此可由若干个第二接收器的接收情况来识别矿道产生的是烟雾还是粉尘,若是烟雾则立刻报火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宝龙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宝龙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74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岩溶地基预注浆处理后人工成孔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终端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