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絮状钙镁磷肥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428187.0 申请日: 2020-05-20
公开(公告)号: CN111574249A 公开(公告)日: 2020-08-25
发明(设计)人: 郑文乔;郑文慧 申请(专利权)人: 郑文乔
主分类号: C05B13/02 分类号: C05B13/02;C05G5/10;C05G5/16;C05G3/40;C05G3/80;C03B37/00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代理人: 黄瑞棠
地址: 332005 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絮状 钙镁磷肥 及其 制造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絮状钙镁磷肥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涉及农业肥料领域。絮状钙镁磷肥的组分是:磷矿石,55~65%;白云石,14~18%;硅石,5~11%;焦炭,14~17%。其制造方法主要是:①将原料按配比混合于已经点燃的熔炉,鼓入空气或氧气,使焦炭完全燃烧,工作温度在1350~1800°C之间,得到熔体,熔体通过熔炉出口引出;②熔体流到离心机上,通过离心成纤和空气冲击成纤原理,制成杂乱纤维,即絮状钙镁磷肥。其应用既是无土栽培载体,也是肥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产品用作基肥,絮团结构能大量吸收水分,吸附其他肥料,储水、储肥;其生产方法大幅度简化了工艺、大规模地节省能源、减少污染、节省总工时,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肥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絮状钙镁磷肥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磷肥的生产与应用,早年是采用硫酸处理磷矿石,得到过磷酸钙的方法。主要有用组分是磷酸二氢钙的水合物Ca(H2PO4)2·H2O 和少量游离的磷酸,还含有无水硫酸钙组分(对缺硫土壤有用)。过磷酸钙含有效P2O5 14~20%(其中80~95%溶于水),属于水溶性速效磷肥。其产品为灰色或灰白色粉料(或颗粒),可直接作磷肥。也可作制复合肥料的配料。

过磷酸钙水溶性好,本是很好的农业肥料,但是,由于水溶液状态的过磷酸钙比较活泼,会与土壤中的成分起化学反应,产生不溶性沉淀。具体说来,肥料中的水溶性磷酸一钙容易被固定,移动性慢,移动距离短,因此,合理施用过磷酸钙的原则是既要减少其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又要尽量增加与根系的接触机会。这是一种很难化解的矛盾。由此导致过磷酸钙的利用率较低,一般只有10~25%。

为了提高磷肥的肥效,人们生产了更加科学、更加先进的更新换代新产品——钙镁磷肥。钙镁磷肥是用磷矿与硅酸镁矿物配制的原料,在电炉、高炉或平炉中于1350~1500°C熔融,熔体用水骤冷,形成粒度小于2mm的玻璃质物料,经干燥磨细后成为产品。主要成分包括Ca3(PO4)2、CaSiO3、MgSiO3。钙镁磷肥是一种构溶性(微酸溶性)磷肥,其水溶性差,但是植物能够缓慢吸收所需养分。不仅提供12~18%的低浓度磷,还能提供大量的硅、钙、镁。对于所含有的磷的低浓度磷,其利用率可以到95%,也就是说,所含的12~18%的低浓度磷,在较长的时期中,几乎全部被植物吸收,而不是被土壤固定。但是,其水溶性差。为了增加水溶性,碾磨的细度要求高,且越细,成本和作业时间都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传统钙镁磷肥的生产,采用高炉融化磷矿石和含硅镁矿石,(典型的配比:磷矿石100kg,白云石24~30kg,硅石9~17kg,焦炭24~28kg),得到熔体,再经过水淬、烘干、球磨、分筛、包装等工序。水淬以后的各道工序,对环境粉尘污染大、水污染大、噪声污染也大,同时能耗很高;而生产环境的粉尘、噪声控制,亦需要较高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絮状钙镁磷肥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将产品做成纤维状,以取代传统的粉状产品形态,简化工艺,大大减少污染,节省成本。而产品用于农业,有两个优势,其一是絮状肥料更容易与作物根系相互作用,利于肥效,亦利于保持根系附近土壤疏松;同时,絮状肥料本身可以作为无土栽培的载体——农业岩棉的升级换代品,既是肥料,又是农业岩棉。

目前,工业上的另一种技术值得借鉴。工业上用冲天炉融化玄武岩矿石,(典型配比:玄武岩:白云石:矿渣:焦炭=60:20:20:23),得到熔体,用离心机将熔融岩浆制作成岩棉,用作隔热用途的工业岩棉,亦以此作为现代化农业用的农用岩棉,主要用作无土栽培的载体,其技术成熟。

本发明采用其离心成纤原理,用于加工磷矿石熔体,得到絮状钙镁磷肥,这是粉状钙镁磷肥的更新换代产品,具有多方优势和积极意义;同时,也是一种新型现代化农业用农业棉的更新换代产品,其既是无土栽培载体,也是肥料。

具体地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文乔,未经郑文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81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