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覆型铁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8742.X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9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崔月华;张向华;兰晓松;刘潇;钟育其;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成都爻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26 | 分类号: | C04B35/26;C04B35/50;C04B35/628;H01F1/36;H01F4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代玲 |
地址: | 4007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覆型 铁磁性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包覆型铁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微米级铁粉600-800℃有氧焙烧10-60min后,让产物迅速冷却至室温,研磨过筛,得到70-80微米的铁氧化物粉末;
(2)将步骤(1)得到的铁氧化物粉末与包覆试剂混合,加热搅拌,进行包覆,然后于60-80℃烘干,烘干时间为2-6小时;所述包覆试剂选自稀土金属氧化物或四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所述包覆试剂采用稀土金属氧化物包覆铁氧化物时,先将稀土金属氧化物可溶盐溶于水中,再加入步骤(1)中得到的铁氧化物粉末,然后加热搅拌包覆铁氧化物,直至无液体残留,所述稀土金属氧化物可溶盐的稀土元素选自La、Ce、Pr、Nd、Sm、Eu、Gd、Dy、Er或Yb元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稀土金属氧化物可溶盐中的可溶盐选自硝酸盐、氟化盐、氯化盐、乙酸盐、硫酸盐、草酸盐或碳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包覆试剂采用四乙氧基硅烷包覆铁氧化物时,将步骤(1)中得到的铁氧化物粉末,用四乙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浸渍烘干,搅拌使其包覆铁氧化物;
(3)将步骤(2)得到的产物采用等离子加强的化学沉积法烧结,烧结时,先向化学沉积炉中通入惰性气体,然后抽真空至 6 Pa以下,启动等离子体,程序升温,600-800℃恒温烧结;然后调节气体流量至体系压力为常压,自然冷却,制备得到单层包覆型铁磁性材料;
(4)重复步骤(2)-(3),制备得到至少两层包覆型铁磁性材料;
所述包覆型铁磁性材料的包覆层的厚度为1-100纳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金属氧化物可溶盐为稀土金属氧化物硝酸盐,所述稀土金属氧化物硝酸盐选自La(NO3)3•6H2O、Ce(NO3)3•6H2O、Sm(NO3)3•6H2O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乙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中,四乙氧基硅烷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型铁磁性材料的包覆层的厚度为1-10纳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型铁磁性材料的包覆层的厚度为1-5纳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铁粉的粒径为50-150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制得的铁氧化物粉末为75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惰性气体为含H2量在0-10%的氩气。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包覆型铁磁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磁性材料为单层、双层或多层材料包覆的铁氧化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覆型铁磁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氧化物的包覆材料选自氧化镧、氧化铈、氧化钐、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成都爻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成都爻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874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