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藜麦与大豆套作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9369.X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6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魏振飞;张润生;李鹏;白永新;温日宇;张魏斌;程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40 | 分类号: | A01G22/40;A01G22/20;C05G3/80;C05F11/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欧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6 | 代理人: | 郭辽原 |
地址: | 034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豆 套作 种植 方法 | ||
1.一种藜麦与大豆套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整地:犁地,旋耕深度为30-40cm, 镇压一次, 保证地面平整, 无坷垃、无秸秆、无杂草,最后施底肥和微生物菌剂混合物,所述底肥使用量为120-150kg/亩,所述微生物菌剂使用量为3-5kg/亩;
步骤二、步骤二、选种、拌种和播种:每亩300g藜麦拌600g炒过的谷子一起播种, 使用小型谷子精量播种机进行条播, 播种深度为1-2cm, 行距50-60cm, 株距25-30cm;大豆每穴2-3颗种子,大豆种植行距为35-40cm,所述相邻大豆和藜麦种植的行距为15-20cm,大豆穴距为15-20cm;
步骤三、步骤三、间苗和补苗:藜麦长至9-14cm时进行间苗,间苗后保持藜麦每亩苗量为4000-6000株;待大豆苗长出两片叶片时,进行补苗和间苗,确保每穴为2株幼苗,同时去掉瘦弱的豆苗,仅留下强壮的豆苗;
步骤四、病虫草害防治:6-7月份用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辛硫磷乳液,对藜麦与大豆进行根系滴灌,每亩采用7-10L乳液,共滴罐两次,每次间隔10天,滴罐时要深入地下4-6cm;7-8月份采用质量分数为0.1-0.5%的敌百虫兑水进行叶面进行喷雾,每亩喷雾30-35L水溶液;再施撒质量分数为0.1%的护根灵溶液,每亩用30-50L溶液对藜麦进行根系喷灌;其中敌百虫和护根灵喷洒时间间隔7-10天;
步骤五、藜麦和大豆收获后,秸秆留在地中沤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藜麦与大豆套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底肥由由以下质量份数组分制备:20-50份尿素、10-15份草木灰、20-30份磷酸氢钾、15-20份磷酸氢钙、2-4份硫酸镁、3-5份硫酸亚铁和2-3份硫酸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藜麦与大豆套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微生物菌剂是由硅酸盐细菌、溶磷菌、硅酸盐细菌培养液、溶磷菌培养液、玉米棒粉末、锌盐、镁盐和钠盐按照质量比为1:1:10-15:10-15:2-2.5:0.5-0.8:0.5-0.8:0.5-0.8混合制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藜麦与大豆套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选种要求包括纯度大于等于95%,发芽率大于等于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藜麦与大豆套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藜麦播种时,采用沙土拌种,沙土和藜麦质量比为5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藜麦与大豆套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硼肥、钼肥和锌肥的喷洒量为10-15L/亩,选择阴天风小天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藜麦与大豆套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硼肥为质量分数为0.1-0.5%硼酸溶液质量,所述钼肥为质量分数为0.02-0.05%钼酸铵溶液,所述锌肥为质量分数为0.05-0.2%的硫酸锌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藜麦与大豆套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钾肥为质量分数为0.1-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亩土地喷灌100-110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936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六维无菌肉获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装配式移动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