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同回路用多层电抗器及其共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0077.8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2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冉瑞刚;李正中;李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大忠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6 | 分类号: | H01F27/26;H01F27/28;H01F27/3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梁鹤鸣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同 回路 多层 电抗 及其 共轭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抗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同回路用多层电抗器及其共轭方法;其包括铁芯组件、线圈组件以及安装组件;铁芯组件包括n+1个横轭以及n组排芯柱;每组排芯柱均包括m个铁芯柱;所有的横轭由上至下平行设置;相邻的两个横轭之间均设有一组排芯柱;线圈组件包括n组主回路线圈以及n个矢量线圈;每组主回路线圈均包括m个主线圈;每组排芯柱上的所有铁芯柱上均绕设有主线圈;每组排芯柱中的其中一个铁芯柱上还绕设有矢量线圈;主线圈以及矢量线圈的绕向一致;安装组件用于将n+1个横轭以及n组排芯柱装配一起。本发明通过增加矢量线圈,可将不同回路或同一机器的不同电路位置的多个电抗器集合在一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抗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同回路用多层电抗器及其共轭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共铁轭电抗器均是用在同一回路中,例如LCL双层电抗器,电抗L1与L2串联,滤波电容接于两电抗之间,电流从经L1再流至L2,他们属同一回路。双层电抗的中间横轭为共用横轭,上下层电抗磁路的磁通Φ1与Φ2在中间横轭处部分或全部抵消,铁芯损耗由Φ1与Φ2的差值产生,从而使损耗减小,实现磁路集成与结构合成;再如,为了大幅提高变压器的短路阻抗,常在前端再串联一电抗器,一般将电抗放置于变压器顶部,电抗无需下横轭,共用变压器的上横轭,电流经电抗L后再流至变压器T,他们也属同一回路,同样实现磁路集成与结构合成。而对于不同回路的两台产品目前是没有共铁轭的,原因在于无法预知两台产品的磁路磁通Φ1与Φ2的矢量关系,如果随意共铁轭,可能会导致磁路饱和失效。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做更好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不同回路用多层电抗器,能将不同回路或同一机器的不同电路位置的多个电抗器集合在一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不同回路用多层电抗器,包括铁芯组件、线圈组件以及安装组件;所述铁芯组件包括n+1个横轭以及n组排芯柱;每组排芯柱均包括m个铁芯柱;所有的横轭由上至下平行设置;相邻的两个横轭之间均设有一组排芯柱;所述线圈组件包括n组主回路线圈以及n个矢量线圈;每组主回路线圈均包括m个主线圈;每组排芯柱上的所有铁芯柱上均绕设有主线圈;每组排芯柱中的其中一个铁芯柱上还绕设有矢量线圈;述主线圈以及所述矢量线圈的绕向一致;所述安装组件用于将所述n+1个横轭以及n组排芯柱装配一起。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不同回路用多层电抗器还包括n个骨架;所述主线圈以及所述矢量线圈均套设于所述骨架上;所述铁芯柱设于所述骨架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矢量线圈绕设于所述主线圈的外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每一个铁芯柱上均设有气隙。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不同回路用多层电抗器还包括至少一个旁轭;所述旁轭设于相邻的两个横轭之间,且所述旁轭与所述铁芯柱平行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纵锁螺栓、横锁螺栓、U型顶压件、拉紧帮块以及用于夹持横轭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的数量与所述横轭的数量一致;每组夹持组件均包括前夹板以及后夹板;所述前夹板和后夹板分别设于横轭的前、后两侧;所述横锁螺栓贯穿前夹板、横轭以及后夹板设置;所述横锁螺栓用于将前夹板与后夹板固定在横轭上;所述拉紧帮块装设于最底部的横轭上;所述U型顶压件装设于最顶部的横轭上;所述纵锁螺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拉紧帮块以及U型顶压件连接。
一种不同回路用多层电抗器的共轭方法,其共轭方法为:将所有的主线圈均接入各自的电路中,并使其带载工作;将相邻的两个矢量线圈以及二者所在的两个铁芯柱上的两个主线圈视为一组测试组;按序对每组测试组进行反向接入测试,并根据反向接入测试结果确定当前的测试组内的主线圈的接线方式;当确定了上一测试组中的主线圈的接线方式后,再按序对下一测试组进行反向接入测试并确定下一测试组内的主线圈的接线方式;直至所有的测试组均确定了主线圈的接线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大忠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大忠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00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