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氢分子的应用及其缓解炎症性肠病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0080.X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0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葛丽;亓杰;阮真真;孙雪强;刘淑曼;李鹏飞;陈浩;王诗阳;徐新荣;邵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3/00 | 分类号: | A61K33/00;A61P1/00;A61P1/04;A61K4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刘莎莎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迎胜东路2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子 应用 及其 缓解 炎症 性肠病 小鼠 模型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外源性氢分子(Molecular hydrogen,H2)干预改善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以促进肠黏膜稳态恢复的氢医学研究领域。具体讲,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氢分子在制备促进肠道短链脂肪酸生成药物中的应用,以及氢分子缓解炎症性肠病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其构建方法为:全程灌胃加腹腔注射富氢生理盐水方式给予外源性H2,2.5%葡聚糖酸钠自由饮水7天至小鼠急性UC,H2干预组增加建模前HRS预处理健康动物10天,HRS共处理17天,建模结束。本发明通过增加对健康动物HRS预处理,寻找到了H2有效发挥缓解UC症状的时间窗;并发现H2靶向肠道微生物群,通过促进肠道SCFAs生成以维持肠道黏膜免疫稳态的生物学效应,以缓解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本模型体系的建立可为今后氢医学的临床研究和UC新治疗策略的开发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源性氢分子(H2)干预改善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以促进肠黏膜稳态恢复的氢医学研究领域。具体讲,提供了氢分子的应用及其缓解炎症性肠病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类以肠道黏膜溃疡为主要病变特点的肠道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其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肠道菌群和宿主免疫系统等的复杂相互作用导致的异常免疫反应和慢性肠道炎症,但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困难,已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民生经济发展与饮食西式化融入使亚洲国家IBD患者的增加趋势明显,IBD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已成为亚洲消化病学界的研究热点。对其发病机制和新型临床辅助治疗剂的研究将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帮助。
已有文献报道,饮用富氢水(hydrogen rich water, HRW)或腹腔注射富氢生理盐水(hydrogen rich saline, HRS)能够缓解IBD小鼠/大鼠肠黏膜损伤,但使H2发挥显著作用的动物模型研究体系尚不完善,其缓解IBD的作用机制也不清楚。其一,上述文献报道均是在建模期间或建模后进行H2处理,上述文献认为H2通过其抗氧化、抗炎特性缓解UC炎症损伤,但具体作用机制是否只是如此,并没有更深层次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氢分子的应用及其缓解炎症性肠病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本发明通过增加对健康动物HRS预处理,寻找到了H2有效发挥缓解UC症状的时间窗,为开发H2临床辅助治疗新策略提供了实验依据;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基于此模型,研究该模型下小鼠的肠道特征,构建一种H2医学效应研究体系,从而发现H2作用的新机制,即H2 可以促进肠道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 SCFAs)生成。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氢分子的应用,氢分子在制备促进肠道短链脂肪酸生成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氢分子载体形式为纳米气泡富氢生理盐水。
进一步的,所述富氢生理盐水的制备方法为利用多功能氢分子发生器将纯H2溶解于生理盐水中20min,即得H2饱和的富氢生理盐水。
进一步的,所述富氢生理盐水中H2浓度不低于3.0ppm。
一种氢分子缓解炎症性肠病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骤:
(1)制备纳米气泡富氢生理盐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未经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00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