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流式微服务可信加载与验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30763.5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1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川;田钰滢;任炬;黑新宏;朱赫;尹欣悦;马冰;丁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67/02;H04L9/3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式微 服务 可信 加载 验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流式微服务可信加载与验证方法,具体为:首先服务提供方在区块链网络提交注册申请,获得用户注册证书生成的Token,并发送给用户;区块链网络验证Token的有效性,将有效Token上传至区块链网络;服务提供方将微服务与微服务关系图存入区块链网络;用户向区块链网络请求微服务,区块链网络基于图搜索算法遍历微服务关系图中的元数据,向用户返回其指定服务提供方的地址;最后用户通过HTTP协议向指定服务提供方请求微服务,区块链网络验证用户请求微服务的合理性,并向用户发送响应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网络服务计算模型在复杂IoT应用场景下的网络安全风险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服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流式微服务可信加载与验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轻量级移动终端设备的爆炸性增长,对设备之间的实时响应要求越来越高。BaaS(Block Stream as a Service)是一种更加安全、灵活和动态平衡的模型。在这种新的云服务模型中,不再是使应用程序完全运行在数据中心或者是将整个应用程序从应用程序商店下载客户端,而是将应用程序划分为微服务。此外,再将一些微服务运行在服务器端,同时对需要在设备本地运行的块进行流处理。用户通过网络获取所需的服务,在享受完服务之后,就可以将其抛弃,再从网络上获取新的服务。
然而,这样的新兴网络服务计算模型在复杂的IoT应用场景下也面临着一定的网络安全风险,主要存在以下3种不安全场景:(1)用户可能存在恶意行为,用户向服务提供方请求的服务是不合理甚至是不存在的;(2)服务提供方可能存在恶意行为,服务提供方被恶意欺骗后向用户提供不正确的服务;(3)服务传输过程中可能存在恶意行为,服务提供方向用户传输服务时,在网络上遭受攻击,用户收到的服务被恶意替换或篡改。
区块链技术起源于2008年发布的比特币白皮书,因其具有去中心化、开放性、防篡改性、匿名性、可追溯性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和数据库。按照区块链的开放程度可划分为公有链、联盟链。公有链往往是作为区块系统的底层支撑,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典型代表就是比特币(BTC)、以太坊(ETH)、EOS等。联盟链只对特定的组织团体开放,即仅限联盟成员参与,共识过程受到预选节点控制,而且节点只有通过授权后才能加入或退出。将区块链技术引入以提升网络服务计算模型的安全性,是非常有意义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流式微服务可信加载与验证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网络服务计算模型在复杂IoT应用场景下的网络安全风险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流式微服务可信加载与验证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服务提供方在区块链网络提交注册申请,获得用户注册证书生成的Token,并发送给用户;
步骤2,区块链网络验证Token的有效性,将有效Token上传至区块链网络;
步骤3,服务提供方将微服务与微服务关系图存入区块链网络;
步骤4,用户向区块链网络请求微服务,区块链网络基于图搜索算法遍历微服务关系图中的元数据,向用户返回其指定服务提供方的地址;
步骤5,用户通过HTTP协议向指定服务提供方请求微服务,区块链网络验证用户请求微服务的合理性,并向用户发送响应信息。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1,区块链网络获得服务提供方的注册申请,设置公私钥路径,验证用户是否存在,若用户已经存在,则返回结束;若为新用户,则开始注册并登记,并返回用户名称和密码;
步骤1.2,证书颁发机构通过用户名称和密码颁发注册证书,再通过注册证书生成Token,将Token发送给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07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簧疲劳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远程实时互动教学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