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胰液引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0998.4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8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汤晓东;周红玉;刘双海;陈达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坚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8 | 代理人: | 赵贵春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胰液 引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胰液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连接管和引流容器,所述引流管通过连接管与引流容器连通,引流管包括外至内依次连通的细管和粗管,细管的内径小于粗管的内径,细管上设置有引流孔,连接管的一端与粗管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引流容器连通;胰液引流装置还包括调压组件,调压组件用于调节细管内的压强。该胰液引流装置通过粗管与细管的可拆卸连接,方便实现胰液的内引流和外引流;在外引流时,利用调压组件调节细管内压强,一方面,通过增大压强,将引流孔上的碎组织挤出,防止引流管堵塞,另一方面,通过减小压强,促进胰液流动进入引流容器中,提高引流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胰液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目前治疗胰头、壶腹部周围恶性肿瘤的标椎术式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然较高,胰瘘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目前PD术后胰管内放入支撑管引流胰液被认为是减少胰瘘发生的一种有效方法。
如公告号为CN207055720U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堵均匀胃肠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主体和支撑钢丝,引流管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引流段和吸引工作段,引流段包括设置在端口的多功能接口,多功能接口一侧设有注射器接头,吸引工作段管壁上设有两列以上的引流侧孔,吸引工作段内壁上设有两条以上的增强引流效果的引流条 ,支撑钢丝长度与引流管主体适配,支撑钢丝一端设有固定帽。吸引工作段管壁外侧设有一层液体吸附层,覆盖于引流管主体吸引工作段管周全长,通过其多孔结构,确保引流管内的负压均匀分布至引流管工作段所在消化道腔内。
上述引流装置通过多孔结构实现了负压均匀引流,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胰腺内含有大小体型不一的碎组织等杂物,体型大的碎组织容易堵在引流孔外,造成堵塞,体型较小的碎组织即使通过引流孔后,也会在引流管内堆积,影响胰液流通,当碎组织堆积到一定程度后,还会引发堵塞;同时由于引流管的内径较小,而胰液又具有一定的粘性,进一步导致胰液流通缓慢,降低了引流效率;此外,该引流管功能单一,仅可实现胰液的外引流,而无法通过内引流将胰液引入小肠中。因此,有必要对上述引流装置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胰液引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胰液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连接管和引流容器,所述引流管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引流容器连通,所述引流管包括外至内依次连通的细管和粗管,所述细管的内径小于所述粗管的内径,所述细管上设置有引流孔,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粗管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引流容器连通;所述胰液引流装置还包括调压组件,所述调压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细管内的压强。
使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胰液引流装置进行外引流时,细管放入胰腺中,胰液通过引流孔后进入细管,再顺着粗管进入引流容器中,完成外引流。利用调压组件可调节细管中的压强,使得在进行外引流时,若较大的碎组织堵塞在引流孔上时,通过调压组件增大细管内的压强,将碎组织推开,使碎组织脱离细管上的引流孔,而后转动或者移动引流管,防止再次引流时这些碎组织堵塞在引流孔处。粗管与连接管可拆卸连接,从而可将粗管从连接管上拔下,而后将细管放入胰腺处,粗管放入小肠,胰液通过细管上的引流孔进入细管内,并通过粗管进入小肠中,实现内引流,进而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
优选的,所述调压组件包括侧管、气囊、疏通管、充气抽气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侧管与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气囊往复移动于所述粗管内,所述疏通管的一端与所述充气抽气装置连接,所述疏通管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侧管和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疏通管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人民医院,未经江阴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09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