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控铣床的塑性形变后完成补偿的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1198.4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0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冼树彬;乔治;黄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冼树彬 |
主分类号: | B23C9/00 | 分类号: | B23C9/00;B23Q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控 铣床 塑性 形变 完成 补偿 夹具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数控铣床的塑性形变后完成补偿的夹具,包括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内部设置有压力气囊,所述转轮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拉伸杆,所述承接轮的表面啮合连接有传动齿杆,所述传动齿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推气块远离连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中间杆,所述中间杆远离推气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内部设置有空气弹簧,两个所述空气弹簧之间设置有连通管,该基于数控铣床的塑性形变后完成补偿的夹具,通过夹板与空气弹簧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在夹具发生塑性形变时自动对错位点进行位移补偿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铣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数控铣床的塑性形变后完成补偿的夹具。
背景技术
数控铣床主体部分主要由底座、立柱、鞍座、工作台、主轴箱等部件组成,其中主体的五大件均采用高强度优质铸件且树脂砂造型,组织稳定,确保整机有良好的刚性和精度的保持性,三轴导轨副均采用高频淬火及贴塑导轨组合,保证机床运行精度、降低磨擦阻力及损耗,三轴传动系统由精密滚珠丝杆及伺服系统电机构成,并配有自动润滑装置。
目前,现有的数控铣床大多采用的台钳作为通用夹具,这种夹具采用硬度较高材料制成,比大多数零件的硬度都要高,但一旦加工强度更大的零件,就会导致夹具发生塑性形变,导致零件出现错位,进而使得加工出现位置偏差,最终发生零件报废现象。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控铣床的塑性形变后完成补偿的夹具,具备在夹具发生塑性形变时自动对错位点进行位移补偿等优点,解决了现有夹具无法在发生塑性形变时自动对错位点进行位移补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在夹具发生塑性形变时自动对错位点进行位移补偿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数控铣床的塑性形变后完成补偿的夹具,包括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内部设置有压力气囊,所述压力气囊的远离转轮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风板,所述转轮的下方设置有卡杆,所述转轮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拉伸杆,所述拉伸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接架,所述承接架的底部啮合连接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的远离承接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气块,所述推气块的内部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上方设置有别杆,所述凸轮的内轮表面啮合连接有受力杆,所述凸轮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偏转杆,所述偏转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承接轮,所述承接轮的表面啮合连接有传动齿杆,所述传动齿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传动齿杆的底部啮合连接有通气轮,所述推气块远离连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中间杆,所述中间杆远离推气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内部设置有空气弹簧,两个所述空气弹簧之间设置有连通管。
优选的,所述夹紧气缸的内侧开设有卡槽,与别杆卡接,阻止推气块在夹板发生塑性形变时移动。
优选的,所述通气轮的顶部设置有单向齿牙,且与传动齿杆单向啮合。
优选的,所述凸轮的表面设置有弧形凸起,转动时顶起别杆,将推气块卡死。
优选的,所述承接架的底部设置有斜齿牙,且与连动杆表面设置的斜齿牙同向。
优选的,所述转轮表面设置有环形凸起,且能与卡杆卡和,在挡风板被收入转轮后将转动卡住,使得拉伸杆一直对承接架挤压。
优选的,所述连通管的内部设有气箱,且比夹紧气缸的充气部分体积大。
优选的,所述卡杆的内部设有缓冲弹簧。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控铣床的塑性形变后完成补偿的夹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冼树彬,未经冼树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11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