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的门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31247.4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8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智家;杨治会;郭大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B60R16/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门槛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的门槛结构,包括设置于电动车的电池组两侧的门槛组件,所述门槛组件为组合式结构件,包括设置于电池组外侧的内门槛组件和设置于内门槛组件外侧的外门槛组件,所述门槛组件与电池组之间设置有集成式线束容纳腔,所述集成式线束容纳腔贯穿设置于内门槛组件内侧。将传统的门槛梁优化为门槛组件,增加了门槛组件的吸能与侧碰力传导功能;将集成式线束容纳腔设置于门槛组件与电池组之间,优化门槛组件与连接管线的布置关系,为电池组安装空间最大化提供解决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车的门槛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凭借其节能环保的优点,越来越成为汽车领域研究的热点。电动汽车的电池组一般布置于乘员舱地板下方,并且为了增加电池组的续航里程,需要尽可能增大电池组的尺寸,这样就要求有足够的电池组安装空间,因此现有技术中往往将电池组直接安装在两道门槛梁之间,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电动汽车门槛梁”,其公告号“CN206012744U”,包括门槛梁本体,所述门槛梁本体为中空的铝型材结构,门槛梁本体内部设有用于固定电池的电池固定结构,所述电池固定结构包括螺母板安装条和设在螺母板安装条上的电池安装螺母板,螺母板安装条固定在门槛梁本体的底板上,底板上设有与电池安装螺母板上的螺孔相对应的通孔;该结构利用中空式铝型材作为门槛梁本体,并通过在门槛梁本体内设置加强结构提高门槛的力学强度具备一定的侧碰传力作用。但是这样的结构有几点不足,一是在电机后置的电动汽车中,车头位置的车辆控制系统与车尾位置的驱动电机之间需要设置冷却管路、充电线束等连接管线,这些管线会不可避免的占用电池组的安装空间,二是当电动汽车受到侧面柱碰撞时,门槛梁成为唯一保护电池组及连接管线的屏障结构。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门槛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为:1、电机后置的电动汽车中连接管线会不可避免的占用电池组的安装空间;2、当电动汽车受到侧面碰撞时,门槛梁成为保护电池组和连接管线的唯一屏障,如何降低侧面碰撞对电池组及连接管件的损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的门槛结构,将传统的门槛梁优化为门槛组件,增加了门槛组件的吸能与侧碰力传导功能,同时将集成式线束容纳腔设置于门槛组件与电池组之间,优化门槛组件与连接管线的布置关系,为电池组安装空间最大化提供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车的门槛结构,包括设置于电动车的电池组两侧的门槛组件,所述门槛组件为组合式结构件,包括设置于电池组外侧的内门槛组件和设置于内门槛组件外侧的外门槛组件,所述门槛组件与电池组之间设置有集成式线束容纳腔,所述集成式线束容纳腔贯穿设置于内门槛组件内侧。所述组合式结构的门槛组件相较于传统的门槛梁结构,具有更加丰富的组合方案,通过内门槛组件与外门槛组件配合可实现单根门槛梁不具备的侧碰力传导、溃缩吸能的功能,当外门槛组件受损时而内门槛组件未受损害时,仅需维修更换外门槛组件即可,提高了材料利用效率;而集成式线束腔设置于内门槛组件内侧,能够充分利用门槛组件与电池组之间的空隙,提高了电动汽车底板空间的紧凑性。
作为优选,所述内门槛组件包括沿车辆宽度方向由内向外设置的内门槛和第一加强板,所述外门槛组件包括沿车辆宽度方向由内向外设置的第二加强板和外门槛,所述内门槛与电池组之间为集成式线束容纳腔。所述电池组外侧依次设置有内门槛、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外门槛,其中内门槛内侧由前至后依次对应前纵梁接头、座椅前横梁、座椅后横梁和踵板设置,能够保证侧碰力有外门槛进入门槛组件后,经过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的溃缩吸能到达内门槛后,能够将压力分散传导至内门槛内侧的各个部件中,提高底盘对侧碰力的承受力,降低对电池组及连接管线的损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12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