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压型的空气净化轿厢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1711.X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9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罗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13/30;F24F3/16;F24F1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压型 空气净化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压型的空气净化轿厢,轿壁下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风口,轿顶上设置负压型风扇,或者轿顶设置第四通风口,轿壁(2)下部设置负压型风扇(7),负压箱(9)顶部的负压出风口与负压型风扇(7)连接;负压箱(9)底部的第一负压进风口处设有空气过滤器(14);负压箱(9)的内壁上安装有紫外灯(12);负压型风扇(7)将经负压箱(9)过滤、消毒杀菌的轿厢内部空气排出至井道内,使轿厢内部产生负压,通过第一通风口或者打开的轿门(5)处吸入轿厢外部空气,从而在空气净化轿厢内部形成自下而上的定向空气流通。通过本发明实现轿厢与候梯厅之间、轿厢与井道之间的快速换气,采用了轿壁下部四周进风轿顶出风或者轿顶进风轿壁下部出风,形成自下向上或者自上向下的定向流动;提高净化效率,有效改善轿厢内部空气和井道空气的质量,有效降低轿内乘员之间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轿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压型的空气净化轿厢。
背景技术
在诸如医院、酒店、大型商场、商品房和办公楼等室内较为密闭的公共场所,由于流动人员较多,产生的细菌、病毒等有害污染颗粒物容易在人员之间扩散导致交叉感染。此外,人员出入公共场所时带入的烟、雾霾、粉尘、异味、污浊等一般污染物也会造成对人体不同程度的危害。
作为一种楼层间移送承载装置,电梯被广泛地应用于大型公共场所中,随着楼层数不断地提高,电梯已经成为高楼建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现有技术中的电梯主要以电梯轿厢作为载人工具,轿厢经常会挤满人,并且在上下移动时处于封闭空间状态,空气质量不高。虽然近年来陆续出现一些针对轿厢的空气净化产品,一定程度上对轿内空气的质量进行了改善。
但是上述空气净化产品目前存在着如下缺点:
空气轿内循环的模式,在轿顶上方分别布置净化装置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可在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轿厢上部区域形成局部的空气循环,风扇静压小、风量低,但是轿厢下部区域的空气不能有效参与到空气循环中。
现有技术中应用的空气净化产品本质上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与电梯轿厢进行简单组合。例如为了与现有轿厢匹配,采用风管送、吸风,其风扇的静压本身就不高,再加上风量在风管中的折损,使得其效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智能化程度不高,当前电梯轿厢上配置的空气净化产品大多只能通过手持遥控器进行控制,使用不便且易受轿内红外光幕等干扰而出现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负压型的空气净化轿厢,通过轿厢内部的负压解决轿厢与井道或者候梯厅之间不能快速换气、轿厢和井道内空气无法高效净化、导致轿内乘员交叉感染风险等技术问题。
一种负压型的空气净化轿厢,包括:
轿门,轿门设置在空气净化轿厢的第一侧面,轿门上方设有出入口上板;
多个轿壁,设置于空气净化轿厢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
在第一侧面上的轿壁分别位于轿门和出入口上板的两侧;
轿壁的上端部与轿顶连接,轿壁的下端部与轿底连接;
未设置于第一侧面的轿壁下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风口;
轿顶上设有负压型风扇和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与负压型风扇电性连接并对负压型风扇进行控制;
轿顶内表面设有负压箱,负压箱顶部的负压出风口与负压型风扇连接;
负压箱底部的第一负压进风口处设有空气过滤器;
负压箱的内壁上安装有紫外灯,紫外灯不与第一负压进风口正面相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17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颈椎牵引器
- 下一篇:光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