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妇产科助产用胎头吸引助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2118.7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4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林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睿 |
主分类号: | A61B17/44 | 分类号: | A61B17/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范国刚 |
地址: | 252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妇产科 助产 用胎头 吸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妇产科助产用胎头吸引助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外壳,外壳的底部左端与底座之间通过负压吸引箱固定连接,外壳的底部右端与底座之间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负压吸引箱的左端固定设置有吸引软管,吸引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胎头吸引器。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明,造价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有利于缩短助产时间,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并且锥形胎头吸引器的韧性好,以防与胎儿头部接触的环形橡胶吸头端在吸引过程中漏气,确保了对胎头吸引过程中的稳固性,并且环形橡胶吸头端本身为橡胶材质,不会对胎儿头部造成伤害,安全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妇产科助产用胎头吸引助产装置。
背景技术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助产指的是为使胎儿顺利娩出母体产道,于产前和产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照顾好产妇,认真观察产程,并指导其正确配合产程进展以及接生,在生产过程中长出现一些产妇因合并疾病分娩时不宜用力者,有胎儿窘迫需缩短产程尽快分娩者,在生产过程中其往往看到胎儿头部出来,其产妇不能用力,就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助产,传统的是医护人员对产妇腹部逐渐向下体进行向下推,以帮助生产,但是其增加了生产时间,且费时费力。胎头吸引术是将吸引器外口置于露出的胎头上,再用注射器将吸引器内空气吸出,形成负压区,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吸住胎头,配合宫缩,娩出胎头。
而目前的助产器种类繁多,其功能繁多且操作复杂,造价昂贵,对已一些普通妇产医院其增加了使用成本,且不利于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其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造成助产时间长,操作麻烦,费时费力,极大地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并且一些对胎头吸引的吸头韧性差,不仅会对胎儿头部造成一些伤害的不利影响,而且也会在吸引过程中漏气,影响对胎头的吸引稳固性。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妇产科助产用胎头吸引助产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妇产科助产用胎头吸引助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外壳,外壳的底部左端与底座之间通过负压吸引箱固定连接,外壳的底部右端与底座之间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负压吸引箱的左端固定设置有吸引软管,吸引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胎头吸引器;
所述锥形胎头吸引器包括由上向下依次固定连接的牵引环、牵引拉管、弹簧橡胶套、环形橡胶吸头端,所述牵引拉管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牵引柄和连接管,连接管上设置有连接头,且连接管通过连接头与吸引软管的一端连接固定;
所述外壳内活动安装有齿框,齿框的后侧设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半圆齿轮,所述齿框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传动槽和第二齿轮传动槽,且齿框通过第一齿轮传动槽和第二齿轮传动槽分别与半圆齿轮交替啮合,所述固定板底部的右侧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上啮合有第一直齿条,且第一直齿条的左端与齿框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底端转动延伸至外壳的下方并固定套接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上啮合有第二直齿条,且第二直齿条的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底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导轨,且第一滑块的底部滑动安装于导轨上,所述第二直齿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左端活动贯穿至负压吸引箱内并固定连接有负压活塞。
优选的,所述弹簧橡胶套具体为橡胶弹簧材质,且弹簧橡胶套整体呈圆锥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吸引软管上分别设置有吸引单向阀和负压表调节阀;所述负压吸引箱的左侧还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的左端安装有排气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内壁上设有导向滑槽,齿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沿水平方向滑动安装于导向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右侧固定安装有转动座,且转轴的顶端转动安装于转动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睿,未经林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21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细碳化钛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光伏发电的跟踪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