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孔径钻孔穿越巨厚含水层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3071.6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2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孙亚岳;段西亮;王青振;任邓君;邢介波;梁西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正通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0 | 分类号: | E21B7/00;E21B21/00;E21B33/138;E21B49/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泛想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60 | 代理人: | 石琳丹 |
地址: | 7136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孔径 钻孔 穿越 含水层 施工工艺 | ||
1.一种大孔径钻孔穿越巨厚含水层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先施工一个导向孔,施工方法采用复合片钻头钻进工艺,使用无线随钻跟钻监测孔斜并纠斜,其次采用分级扩孔施工:一开井段使用复合片钻头开孔,然后采用五种组合牙轮钻头分五级扩孔,使孔径达到需求规格,孔内下入螺旋管,水泥固井并候凝;二开井段使用复合片钻头进行导正孔施工,然后依次使用四种复合片钻头或组合牙轮钻头分四级扩孔,使孔径最终达到设计孔径,孔深达到设计孔深,顺孔后,下入工作管,水泥固井并候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孔径钻孔穿越巨厚含水层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钻孔一开施工终孔孔径Φ1300mm,孔深30.00m,下入Φ1100*14mm螺旋焊管29.00,钻孔二开施工终孔孔径Φ950mm,完钻井深813m,全孔下入Φ720mm直缝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孔径钻孔穿越巨厚含水层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钻孔一开施工主要目的是封隔第四系粘土、砂层和砾石层,钻孔一开终孔Φ1300mm孔径结束,孔深为30.00m,下入Φ1100*14mm螺旋焊管29.00m,环状间隙用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封固、水泥浆返出地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孔径钻孔穿越巨厚含水层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钻孔二开施工终孔孔径Φ950mm,设计孔深808m,实际完钻井深813m,孔内下入Φ720mm直缝管,二开Φ215.9mm导正孔,井深818m,导正孔施工采用无线随钻测斜仪实时监测孔斜,根据孔口坐标及现场全井测斜数据推算,钻孔孔底深808m位置南北位移ΔX=+2.062m,东西位移ΔY=-0.300m,闭合位移2.084m,闭合方位351.732°,达到设计要求。钻孔经过φ311mm、φ550mm、Φ850mm、Φ950mm扩孔,最后扩至孔深813m后钻孔施工结束,孔内下入Φ720mm×32mm直缝管279m、Φ720mm×24mm直缝管534m,共计813m,直排钻孔直缝套管用42.5#复合硅酸盐水泥240吨全封闭固井,水泥浆返出地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孔径钻孔穿越巨厚含水层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钻孔一开为0~30m,施工场地位于泾河漫滩,钻遇地层为河流冲积物,以河卵石、淤泥、流沙层为主,施工中预防涌水塌孔、埋钻为主要目的,要兼顾排砂和流动性能,所需钻井液泥浆的配方为清水+5~7%膨润土+0.2%纯碱+0.3%烧碱+1%防塌防卡剂+1%水解聚丙烯腈铵盐+10~20%石灰石粉+0.5%纤维素,所需要达到的性能指标为密度1.15~1.25g/cm3,漏斗粘度35~50s,失水≤20ml,泥皮厚度≤1.5mm,PH值8~10,含沙量≤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孔径钻孔穿越巨厚含水层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钻孔二开为30~813m,钻遇地层为白垩系(泾川组、罗汉洞组、环河组、华池组、洛河组)、侏罗系(安定组、直罗组、延安组)、三叠系胡家村组,终孔位置为三叠系胡家村组。直罗组地坍塌掉块严重,延安组砂岩易缩径,对钻孔施工易造成不利影响,所需钻井液泥浆配方为清水+5~7%膨润土+0.2%纯碱+0.2%烧碱+1~2%防塌防卡剂+1~2%水解聚丙烯腈铵盐+15~25%石灰石粉,所需要达到的性能指标为密度1.17~1.27g/cm3、漏斗粘度30~45s、失水≤15ml、泥皮厚度≤1mm、PH值8~10、含沙量≤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孔径钻孔穿越巨厚含水层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针对于钻孔深度的不同,使用不同的工作套管,孔深0~534m下入φ720×24mm的直缝管534m,重219.97t;孔深529~813m下入φ720×32mm的直缝管279m,重151.47t(其中孔深641.5~654m下入浮力塞12.5m);套管总重379.14t(其中水泥塞重7.7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正通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正通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307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