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铣削加工中空间刀具跳动参数测量装置及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34267.7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7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吕荣宇;景秀并;王福军;田延岭;王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B23C9/00;B23Q17/09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蒙蒙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铣削 加工 空间 刀具 跳动 参数 测量 装置 提取 方法 | ||
1.一种微铣削加工中空间刀具跳动参数的提取方法,所述提取方法采用微铣削空间刀具跳动参数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
第一磁性表座(2)和第二磁性表座(3),均固定于工作台上;
测量组件,包括激光位移传感器(4)、第一电容传感器(5)和第二电容传感器(6);以及,
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7)、第二支撑柱(8)、第三支撑柱(9)和第四支撑柱(10),所述第一支撑柱(7)与所述第一磁性表座(2)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柱(8)与所述第二磁性表座(3)相连,所述第三支撑柱(9)与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4)相连、所述第四支撑柱(10)与所述第一电容传感器(5)和所述第二电容传感器(6)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柱(7)与所述第三支撑柱(9)之间能拆装地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8)与所述第四支撑柱(10)之间能拆装地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微铣刀(11)刀柄轴向位置Ⅰ和刀柄轴向位置Ⅱ之间的距离z1以及刀柄轴向位置Ⅰ与刀尖的距离z0,其中,刀柄轴向位置Ⅰ和刀柄轴向位置Ⅱ为微铣刀(11)刀柄上的任意两个位置;
步骤2,主轴以恒定速度旋转,采集若干个周期内的微铣刀(11)刀柄外轮廓跳动量数据以及刀尖轮廓数据,其中,采用第一电容传感器(5)获取刀柄轴向位置Ⅰ的外轮廓跳动量数据,采用第二电容传感器(6)获取刀柄轴向位置Ⅱ的外轮廓跳动量数据,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4)获取刀尖轮廓数据;
步骤3,根据第一电容传感器(5)所采集的数据获得刀柄轴向位置Ⅰ在一个周期内的外轮廓距离最大值dmax(1)和最小值dmin(1),根据第二电容传感器(6)所采集的数据获得刀柄轴向位置Ⅱ在一个周期内的外轮廓距离最大值dmax(2)和最小值dmin(2),并获得dmax(1)和dmax(2)之间的相位差
步骤4,通过式(1)提取刀柄轴向位置Ⅰ的跳动长度ρ(1)和刀柄轴向位置Ⅱ的跳动长度ρ(2):
步骤5,建立机床主轴坐标系O-XYZ:Z轴为主轴回转轴线,原点O为dmin(1)所在点P1在Z轴上的投影点,X轴的方向为原点O指向P1点的方向,Y轴的方向根据右手定则确定;
步骤6,在机床主轴坐标系O-XYZ中,获得dmin(1)所在点P1的坐标为(ρ(1),0,0),获得dmin(2)所在点P2的坐标为
步骤7,通过式(2)获得刀具轴线的方向向量
步骤8,刀具轴线的空间直线方程LT通过方向向量及点P1的坐标,利用对称式方程(3)得出:
步骤9,刀具任意轴向位置的坐标通过式(3)计算出,并通过式(4)得出刀具任一点的跳动量ρ(z):
步骤10,根据激光位移传感器(4)的数据,获取由于刀具偏心导致的长短切削刃的差值ΔR,刀具初始跳动角度λ(z0)根据几何关系由式(5)构成的方程解出:
式中,R为刀具半径,ρ(z0)为刀具尖端跳动量;
步骤11,刀具任意一点的跳动角度λ(z)根据刀具初始跳动角度λ(z0)和螺旋滞后角算出,如式(6)所示:
式中,β为刀具的螺旋角,表示刀具在位置z的螺旋滞后角;z0为刀柄轴向位置Ⅰ与刀尖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铣削加工中空间刀具跳动参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4)、所述第一电容传感器(5)和所述第二电容传感器(6)均垂直于微铣床(1)主轴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铣削加工中空间刀具跳动参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传感器(5)和所述第二电容传感器(6)处于同一相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426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