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处理站及湿垃圾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4355.7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9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川环保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B02C18/10;B02C18/18;F26B17/20;F26B23/06;F26B25/04;A61L11/00;A61L2/20;A61L10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陆明耀;顾祥安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揭示了垃圾处理站及湿垃圾处理方法,其中垃圾处理站包括垃圾收集输送机,垃圾收集输送机的输出端连接粉碎机,粉碎机的输出端连接烘干机,烘干机的高度不小于垃圾桶的高度,烘干机的出料口处设置有收纳容器。本方案将垃圾收集输送机、粉碎机、烘干机进行集成,可以对湿垃圾实时进行收集、粉碎和烘干,处理后得到的产物相对于湿垃圾未处理前所需的存储空间大大减小,有效地减少了相应的垃圾桶的数量;湿垃圾不会长时间停留,不存在孳生蚊虫、细菌等问题,处理后的产物可以有效地去除异味、细菌等,有利于维护站点的卫生环境;同时设备整体的布局设计,能够有效地利用设备占用空间,增加垃圾桶的数量,提高存储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尤其是垃圾处理站及湿垃圾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随着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力推广,越来越多的小区、商场、公园、医院等场所均设置了垃圾分类回收站,常规的垃圾分类回收站往往仅仅是在固定位置设置多个垃圾桶,用于放置不同类型的垃圾,例如分别用于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
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由于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湿垃圾往往最多,因此每个站点用于放置湿垃圾的垃圾桶的数量往往需要设置多个才能满足使用需求,这显然增加了站点的空间,而这对于很多小区、商场等使用场合往往无法实现。
另外,常规的各种垃圾桶,仅具有收纳功能,收纳满之后就无法继续收纳,收纳能力小,功能单一;另外,由于湿垃圾的容易滋生蚊虫、细菌等,对于站点的卫生环境维护是不利的,也增加了维护的人力财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垃圾处理站及湿垃圾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垃圾处理站,包括垃圾收集输送机,所述垃圾收集输送机的输出端连接粉碎机,所述粉碎机的输出端连接烘干机,所述烘干机位于所述垃圾收集输送机的内侧且其高度不小于垃圾桶的高度,所述烘干机的出料口处设置有收纳容器。
优选的,所述的垃圾处理站中,所述垃圾收集输送机包括进料斗及螺旋输送机,所述进料斗上设置有围设在其进口的内侧的挡板。
优选的,所述的垃圾处理站中,所述进料斗的进口处设置有自动门,所述自动门由按钮或传感器触发打开。
优选的,所述的垃圾处理站中,所述自动门的门体平移开闭。
优选的,所述的垃圾处理站中,所述进料斗的出口处设置有称重装置,所述称重装置包括称重传感器及称重台,所述称重台在第一状态可关闭所述出口,所述称重台在第二状态可使所述出口至少部分打开。
优选的,所述的垃圾处理站中,所述称重台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垃圾处理站中,所述螺旋输送机倾斜设置,其包括螺旋输送轴的底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螺旋输送机的机壳的底部形成有位于低端的排液孔。
优选的,所述的垃圾处理站还包括垃圾净化系统,所述垃圾净化系统包括产生溶解有臭氧的水体并输送至垃圾收集输送机和/或烘干机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垃圾处理站中,所述垃圾净化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连接臭氧水体溶解输出支路及臭氧输出支路。
优选的,所述的垃圾处理站中,所述粉碎机包括共轴设置的主轴和桶体,所述主轴可自转地设置于所述桶体内,所述主轴的外壁形成有与其同步转动的螺旋状的剪切叶片,所述桶体的内壁上水平设置有刀片,所述刀片伸入到所述剪切叶片上的第一缺口中,并与转动的剪切叶片配合产生剪切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川环保设备(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环川环保设备(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43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