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管上皮脱落细胞采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4473.8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7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栋;熊尚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唯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刘妍妍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管 上皮 脱落 细胞 采样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为采样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管上皮脱落细胞采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胶囊外壳、可膨胀采样器、连接线和拉环,所述可膨胀采样器和拉环之间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连接线固定于可膨胀采样器的中心位置;本发明提供的食管上皮脱落细胞采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为食管癌的早期筛查/诊断提供有效手段,具有吞咽方便、生物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采样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管上皮脱落细胞采样装置及其使 用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最新全球恶性肿瘤统计数据,2018年全球范围内共有572,034例食管 癌新发病例和508,585例食管癌死亡病例,其发病率位于所有癌症的第七位,死 亡率高居第六位。
目前,全球范围内并没有一个标准的食管癌早期筛查指南,只有在少数食 管癌高发的国家有一些针对性的筛查方案。目前,消化内镜联合食管粘膜碘染 色方法(也被成为彩色内窥镜检查),是韩国、日本和中国用于诊断食管粘膜异 常病变的金标准。但是由于该方法成本过于昂贵,而且是一个侵入性的筛查方 法,仅仅在一些食管癌高风险地区进行实施。单独使用胃镜筛查也是食管癌早 筛的常见手段。但是对于中国这样发展不均衡的国家,尤其是医疗资源分布不 均衡的国家而言,使用胃镜作为食管癌的普筛手段是难以实施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食管上皮脱落细胞 采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为食管癌的早期筛查/诊断提供有效手段,具有吞咽方 便、生物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等优势。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食管上皮脱落细胞采样装置,包括胶囊外壳、可膨胀采样器、连接线 和拉环,所述可膨胀采样器封装在胶囊外壳中,所述可膨胀采样器和拉环之间 通过连接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可膨胀采样器为球形、椭球形或圆柱形,通过变形产生 机构预先压缩封装在胶囊外壳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可膨胀采样器材质为海绵;所述海绵孔径为20-80PPI。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线材质为尼龙、棉、麻、聚乙醇酸、聚乙酸羟基乙 酸、聚丙烯或聚酯等;所述连接线在可膨胀采样器与拉环之间的长度不少于 45cm。
进一步的,所述的胶囊外壳为可溶于水的材质;其一端有开孔,连接线穿 孔而过,与可膨胀采样器连接。
进一步的,连接线的一端固定于可膨胀采样器的中心位置;可膨胀采样器 中间平面环绕中心点直径10mm-15mm外,形成环切面,连接线环绕中心点未 环节部位,通过绳结实现连接线与可膨胀采样器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可膨胀采样器最大直径不超过50mm,最小直径不小于 20mm。
进一步的,胶囊外壳遇水溶解后,可膨胀采样器自动恢复至原状;与食管 外壁紧密接触、挤压,通过拉动连接线带动可膨胀采样器,与食管外壁表面进 行摩擦,实现对食管上皮脱落细胞的采集。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食管脱落细胞采样装置使用方法,使用流程为,将封装 在胶囊外壳内的可膨胀采样器放入口中,通过冷水送服至指定位置,再饮用少 量温水,等待1-3分钟,拉动拉环和连接线,取出可膨胀采样器后进行检验。
进一步的,吞服可膨胀采样器前,吞服局部麻醉剂,所述麻醉剂为利多卡 因胶浆或利多卡因喷雾。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唯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唯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44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灯具封胶工艺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焊接薄壁钢管的自动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