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远海融合组网通信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4596.1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8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康红霞;孙腾达;杨蕾;王继博;齐东元;史焱;李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信捷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凯瑞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丝路卫星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64 | 分类号: | H04L12/64 |
代理公司: | 江苏舜点律师事务所 32319 | 代理人: | 杜东辉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远 融合 组网 通信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深远海融合组网通信设备,解决了市场上缺乏支持融合了多种通信方式的深远海融合组网通信系统的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硬件接口;机箱内配置有与若干所述硬件接口对应连接的交换板、控制板、接口板;所述交换板上配置有对应连接的三层交换芯片、以太网口芯片、存储单元以及电源IC;控制板配置为由微处理器、系统内存、Flash内存、接口芯片组成的一个嵌入式系统;所述控制板和所述交换板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所述交换板与所述接口板连接,能够为融合了多种通信方式的深远海融合组网通信系统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深远海融合组网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深远海应急搜救和打捞作业的特殊环境对通信保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突破深远海通信和组网的关键技术瓶颈,重点聚焦应急搜救打捞作业中的空、水下一体化多种通信链构建难题,实现有线、无线、卫星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的智能组网策略。
因此能够融合多种通信方式的深远海融合组网通信设备的研究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远海融合组网通信设备,能够为融合了多种通信方式的深远海融合组网通信系统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深远海融合组网通信设备,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硬件接口;
机箱内配置有与若干所述硬件接口对应连接的交换板、控制板、接口板;所述交换板上配置有对应连接的三层交换芯片、以太网口芯片、存储单元以及电源IC;控制板配置为由微处理器、系统内存、Flash内存、接口芯片组成的一个嵌入式系统;所述控制板和所述交换板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所述交换板与所述接口板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三层交换芯片用于支持若干以太网口、二层交换、线速IP交换、MII接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以太网口芯片用于MAC接口与以太网口之间的协议转换,每个以太网口芯片支持若干个以太网口输出。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存储单元包括DDR SDRAM芯片和Flash 芯片。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电源IC为降压电源芯片。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控制板对外提供若干个USB接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接口包括设于所述机箱正面的网口指示灯、工作指示灯、电源指示灯以及控制板的开机按键和设于所述机箱背面的VGA口、若干网口、若干USB口以及电源接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网口指示灯用于显示网口连接状态;所述电源指示灯用于显示交换板是否上电的显示,正常上电后为常亮;所述工作指示灯用于显示交换机是否正产工作,工作中显示为闪烁;所述电源开关用于设备的开机操作,为自复位按键开关。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VGA接口用于设备输出图形界面显示;所述网口用于用户数据的输入/输出;所述USB接口连接标准USB设备;所述电源接口用于连接电源线。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实现深海作业应急通信链路的可扩展、互操作、自配置及安全可靠性,能够支持多通信方式的智能协同、路由策略及组网通信系统集成技术,为深远海作业的融合通信系统提供有效的硬件设备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机箱内部结构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远海融合组网通信设备,包括机箱,机箱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硬件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信捷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凯瑞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丝路卫星通信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信捷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凯瑞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丝路卫星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45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