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苏氨酸发酵尾气环保治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4610.8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9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孙钦波;边建军;魏冉冉;尤学波;张传松;杨鑫哲;特日格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兰坤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0/00;C12N11/14;C12R1/05;C12R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1000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岭东工业***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苏氨酸 发酵 尾气 环保 治理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苏氨酸发酵尾气环保治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吸附载体,步骤2)制备复合菌液,步骤3)制备生化吸附剂,步骤4)尾气处理。本发明工艺能够快速便捷地吸附治理苏氨酸发酵尾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苏氨酸发酵尾气环保治理工艺。
背景技术
发酵制备氨基酸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尾气,其主要是锅炉尾气。锅炉尾气主要是气体和烟尘的混合物,是污染居民区大气的主要原因。烟气的成分很复杂,气体中包括水蒸汽、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以及氮氧化合物等,烟尘包括燃料的灰分、煤粒、油滴以及高温裂解产物等。因此烟气对环境的污染是多种毒物的复合污染。烟尘对人体的危害性与颗粒的大小有关,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多是直径小于10 微米的飘尘,尤其以 1-2.5 微米的飘尘危害性最大。
CN104722165A公开了一种净化氨基酸生产尾气的环保工艺,包括除尘和除雾,脱硫脱销,以及制备肥料,该专利将化学制剂和微生物技术相结合,有效地净化了氨基酸生产尾气,并且实现了废物再利用,节能环保。
CN 105999951A公开了一种喷浆造粒尾气降温除味脱硫脱硝的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喷浆造粒尾气首先经文丘里喷淋塔和静电除尘器降温除尘,然后通过等离子反应器除味,再通过臭氧发生器,最后进入装有吸附剂的反应器中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处理完毕后,排出。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申请人继续对处理工艺进行优化,旨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苏氨酸发酵尾气环保治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吸附载体,步骤2)制备复合菌液,步骤3)制备生化吸附剂,步骤4)尾气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治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吸附载体:取1000mL水缓慢溶解500g的葡萄糖,当葡萄糖充分溶解后再加入500g凹凸棒土,在50℃的水浴锅中充分浸润10h后,将糊状物流延于平板上,烘箱中100℃烘干20h,研磨并过200目筛,得到凹凸棒土负载葡萄糖;
步骤2)制备复合菌液:将亚硝化菌液、脱氮副球菌液以及粪产碱杆菌液按照2:1: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得到复合菌液;
步骤3)制备生化吸附剂:将复合菌液和凹凸棒土负载葡萄糖混匀,30℃干燥至水分含量10-20%,得到生化吸附剂;
步骤4)尾气处理:苏氨酸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锅炉尾气首先经过喷淋降温除尘,使尾气温度降低至35℃以下,然后通过电除雾器进行除雾;将生化吸附剂铺设在管道内壁下部,将除雾后的尾气与生化吸附剂接触,反应完全后,最后排出尾气。
进一步地,所述凹凸棒土的粒径为0.01-0.05mm。
进一步地,所述亚硝化菌液、脱氮副球菌液以及粪产碱杆菌液的浓度均控制在为1×1088-9cfu/ml。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菌液和凹凸棒土负载葡萄糖按照1L:1-2kg的比例混匀。
具体地,所述亚硝化菌为CCTCC No:M 2010002,所述脱氮副球菌为ATCC 13543,所述粪产碱杆菌为ATCC 31555。
上述步骤中菌种的培养方式不是本发明的创新点,此处不详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文献记载或本领域的常识选择常规的培养基及扩大培养方法,使活菌数达到108-9cfu/ml数量级;上述菌株可从CCTCC以及ATCC等商业途径购买获得。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兰坤,未经赵兰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46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