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发光像素及包括有机发光像素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34634.3 | 申请日: | 2016-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4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宋河珍;朴兴洙;李范锡;李相雨;表相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K50/155 | 分类号: | H10K50/155;H10K50/165;H10K50/17;H10K50/858;H10K59/35;H10K59/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刘铮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发光 像素 包括 显示装置 | ||
公开了有机发光像素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有机发光像素包括用于发射具有第一波长的第n阶谐振模的光的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n为至少为1的自然数;用于发射具有第二波长的第n阶谐振模的光的第二有机发光二极管,第二波长比第一波长短;以及用于发射具有第三波长的第m阶谐振模的光的第三有机发光二极管,第三波长比第一波长和第二波长短,并且m为大于n的自然数。
分案申请声明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6月7日、发明名称为“有机发光像素及包括有机发光像素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第201610397672.X号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实施方式涉及有机发光像素和包括有机发光像素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是自发射型装置并具有宽视角和优良的对比度。有机发光二极管也具有快速的响应时间、高照度以及低驱动电压。
有机发光二极管可包括阳极和依次层压在阳极上的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以及阴极。例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以及电子传输层可以是包括有机化合物的有机薄膜。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可以是如下的。当不同的电压被分别施加至阳极和阴极时,空穴可从阳极注入并可通过空穴传输层移动至发光层,并且电子可从阴极注入并可通过电子传输层移动至发光层。空穴和电子可在发光层中复合以产生激子。光随着激子从激发态移动到基态而产生。
发明内容
实施方式涉及有机发光像素及包括有机发光像素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实施方式可通过提供有机发光像素实现,该有机发光像素包括用于发射具有第一波长的第n阶谐振模的光的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n为至少为1的自然数;用于发射具有第二波长的第n阶谐振模的光的第二有机发光二极管,第二波长比第一波长短;以及用于发射具有第三波长的第m阶谐振模的光的第三有机发光二极管,第三波长比第一波长和第二波长短,并且m为比n大的自然数。
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可包括第一阳极、第一空穴控制层、第一谐振控制层、第一发光层、第一电子控制层以及第一阴极,其中,第一空穴控制层位于第一阳极上,第一谐振控制层位于第一空穴控制层上,第一发光层位于第一谐振控制层上,第一电子控制层位于第一发光层上,第一阴极位于第一电子控制层上;第二有机发光二极管可包括第二阳极、第二空穴控制层、第二谐振控制层、第二发光层、第二电子控制层以及第二阴极,其中,第二空穴控制层位于第二阳极上,第二谐振控制层位于第二空穴控制层上,第二发光层位于第二谐振控制层上,第二电子控制层位于第二发光层上,第二阴极位于第二电子控制层上,第二阴极与第一阴极是一体的;以及第三有机发光二极管可包括第三阳极、第三空穴控制层、第三谐振控制层、第三发光层、第三电子控制层以及第三阴极,其中,第三空穴控制层位于第三阳极上,第三谐振控制层位于第三空穴控制层上,第三发光层至少位于第三谐振控制层上,第三电子控制层位于第三发光层上,第三阴极位于第三电子控制层上,第三阴极与第二阴极是一体的。
第一空穴控制层、第二空穴控制层以及第三空穴控制层可以是一体的,并且一体的第一空穴控制层、第二空穴控制层以及第三空穴控制层可以是公共空穴控制层。
公共空穴控制层可包括将空穴传输至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层和第三发光层的空穴传输层。
空穴传输层可包括在空穴传输层的厚度方向上所划分的掺杂层和无掺杂层,无掺杂层比掺杂层更靠近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层和第三发光层,掺杂层可包括p型掺杂剂和空穴传输材料,并且无掺杂层可包括空穴传输材料。
公共空穴控制层还可包括将空穴从第一阳极、第二阳极和第三阳极注入至空穴传输层的空穴注入层。
有机发光像素还可包括位于公共空穴控制层与第一阳极、第二阳极和第三阳极之间并产生空穴的中间层。
中间层可包括六氮杂苯并菲六腈、三氧化钼或富勒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三星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46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粉抑焦除焦助燃改性强化复合制剂
- 下一篇:一种新型接线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