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疫防雾片材及应用该片材的面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4675.2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0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叶文进;吴艳;叶侃看;申屠爽;陈丽;孔爱娟;孔祥西;周旭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32;B32B27/08;B32B33/00;B32B37/12;B32B27/18;A41D13/11;A41D27/00;A41H42/00;A61M3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泓呈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50 | 代理人: | 张婵婵 |
地址: | 322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疫 防雾片材 应用 该片 面罩 | ||
1.一种防疫防雾片材,由APET作为基材,所述基材的厚度至少占片材总厚度的80%;所述基材两面均设有PE保护膜,所述PE保护膜表面设有防雾层,其特征在于:在基材和保护膜之间设有中间层,所述中间层由PETG主材加入开口剂组成;其中一侧的PE保护膜上防雾层仅设置在片材上方,占片材高度的1/2-1/3,该侧未覆盖防雾层处的PE保护膜表面为印刷部,所述印刷部进行静电处理便于后期印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疫防雾片材,其特征在于:其中单层PE保护膜、单层中间层、以及基材的厚度比为4:3.5:85,且PE保护膜厚度不小于3丝。
3.一种防疫防雾面罩,包括透明的罩体板以及连接在罩体板上的固定带,其特征在于:罩体板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疫防雾片材制成,罩体板顶端设有额部支撑装置,额部支撑装置沿着罩体板上部边缘呈条状分布,所述固定带和额部支撑装置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防疫防雾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额部支撑装置为多块截面为梯形的支撑垫排列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防疫防雾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块支撑垫底部连接在同一条储液囊上,所述储液囊为扁平状,在储液囊一侧的边缘开有注液孔;支撑垫由外侧包有单向渗透膜的海绵组成,储液囊上设有多根输液管接入到海绵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防疫防雾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额部支撑装置为弧型托板,所述弧型托板的内部形状和使用者额头表面结构相互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所述一种防疫防雾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中部最厚处厚度为3.5-5c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防疫防雾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板顶端由两片防疫防雾片材组成的,其中内侧防疫防雾片材为标准尺寸的防疫防雾片材,其上设有黏结部,额部支撑装置粘结在黏结部上;另一片防疫防雾片材作为指示牌片材,指示牌片材高度和额部支撑装置高度相同,内侧防疫防雾片材和指示牌片材之间插有指示牌。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防疫防雾面罩,其特征在于:固定带通过固定钉固定在罩体板顶端;固定带、内侧防疫防雾片材以及指示牌片材三者的边缘被固定钉固定在一起。
10.一种防疫防雾面罩的制作方法,通过装配机制备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疫防雾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机的第一进料口用于输入整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疫防雾片材,装配机的第二进料口用于输入黏贴在内侧片材上的额部支撑装置,防疫防雾片材经过裁剪后形成完整的内侧防疫防雾片材和指示牌片材,并由两条传送带分别传送,其中内侧防疫防雾片材经由定位机构安装黏贴在内侧片材上的额部支撑装置;额部支撑装置安装完毕后,内侧防疫防雾片材、指示牌片材以及固定带通过固定钉固定在一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一种防疫防雾面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装配机的第一进料口直接连接于防疫防雾片材生产设备的出料口上,装配机的出料口连接印刷机,所述印刷机在防疫防雾片材的印刷部进行标识打印;所述连接位置以及整个装配机以及印刷机均设置于无菌真空环境下。
12.一种防疫防雾面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疫防雾面罩在使用前向储液囊进行注入医用消毒液,在使用过程中定时对储液囊补充医用消毒液,使用完毕后或者注入三次以上医用消毒液后,对该防疫防雾面罩进行报废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467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垃圾桶倾倒机及垃圾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助听设备及助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