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红外热修复柔性导电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34712.X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4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悦辉;周志敏;赵玉珍;王可;林凯文;张小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H01B1/22;H01B1/24;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马小星 |
地址: | 528402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修复 柔性 导电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近红外热修复柔性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氧化石墨烯、硝酸银和乙二醇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液;
将聚乙烯吡咯烷酮、三氯化铁和乙二醇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料液;
将所述第一混合料液和第二混合料液混合,将得到的反应料液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银纳米线-石墨烯复合材料;
将所述银纳米线-石墨烯复合材料、热塑性聚氨酯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将所得混合浆料进行成膜,干燥后得到近红外热修复柔性导电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热反应的温度为150~180℃,时间为3~5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料液中,硝酸银的质量含量为0.5~1.0%,氧化石墨烯和硝酸银的质量比为(0.03~0.1):1,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含量为1.0~1.3%,三氯化铁的质量含量为0.0015~0.0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纳米线-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质量占银纳米线-石墨烯复合材料与热塑性聚氨酯总质量的20~4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氨酯的质量占热塑性聚氨酯和N,N-二甲基甲酰胺总质量的20~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的方式为流延成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温度为60~75℃,时间为12~36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氧化石墨烯、硝酸银和乙二醇混合的过程包括:将氧化石墨烯加入到乙二醇中进行超声,然后加入硝酸银搅拌至完全溶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未经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471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