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珠光聚酰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35787.X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2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林新土;陈曦;刘运锦;郑伟;贾露;李智尧;廖贵何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20;B32B27/32;B32B33/00;B29C48/00;B29C48/08;B29C48/21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杨泽奇 |
地址: | 361028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珠光 聚酰胺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珠光聚酰胺薄膜,其特征在于,其膜层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上表层、芯层和下表层;
其中,按质量份数计:
所述芯层由70~90份聚酰胺树脂和15~35份的珠光母料组成;
所述珠光母料由55~85份聚酰胺树脂、20~30份硫酸钡、5~15份含聚4-甲基-1-戊烯结构单元的聚合物和0.1~1份超分散剂组成;
所述上表层和下表层均为抗粘连层,由100份聚酰胺树脂和3~5份防粘母料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珠光聚酰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钡为湿法改性的活化硫酸钡,平均粒径为0.5~3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珠光聚酰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聚4-甲基-1-戊烯结构单元的聚合物为聚4-甲基-1-戊烯、4-甲基-1-戊烯与α-烯烃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珠光聚酰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树脂为尼龙6、尼龙612、尼龙66、尼龙610、尼龙12、尼龙1212、尼龙6/66、尼龙66/6、尼龙MXD-6和尼龙1010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珠光聚酰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分散剂的分子结构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锚固基团,有胺基、磺基或多元醇基团;另一部分为溶剂化链,有聚酯、聚醚、聚烯烃或聚丙烯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珠光聚酰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层厚度为1.5~3μm;所述芯层厚度为6~25μm;所述下表层厚度为1.5~3μm。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珠光聚酰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上表层、芯层和下表层各层原料按比例分别进行混合,分别通过各自的挤出机熔融挤出,经过T型模头流出,并经过表面温度为15~40℃的激冷辊冷却,形成未拉伸薄膜铸片;
步骤2、将未拉伸薄膜铸片在160~200℃加热下进行分步或同步拉伸,拉伸倍率为2.5×2.5-3.5×3.5;
步骤3、将拉伸后的薄膜进行热定型,其中定型温度为170~210℃,定型时间为3-20s,松弛率为1%-3%,得到珠光聚酰胺薄膜。
8.根据权利要求7的珠光聚酰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采用的珠光母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将聚酰胺树脂与超分散剂依次投入低速混合机中混1min,再依次将硫酸钡和含聚4-甲基-1-戊烯结构单元的聚合物投入低速混合机中混5min,其中低速混合机的转速为100转/分钟;
S20、将混合好的混合物投入到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的加料斗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后,在100℃除湿机中干燥3小时,备用;其中,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的加工温度为210~255℃,螺杆转速为350~550转/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7的珠光聚酰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得到的珠光聚酰胺薄膜的至少一个表面进行电晕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珠光聚酰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得的珠光聚酰胺薄膜厚度为12-3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578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阀
- 下一篇:反井钻机钻杆自动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