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捞渣机器人的抓手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5807.3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2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伟;吴坤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州晨泰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B25J15/08;F27D3/15 |
代理公司: | 山东华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00 | 代理人: | 张俭伟 |
地址: | 262517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器人 抓手 总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捞渣机器人的抓手总成,包括抓手,所述抓手由多个抓板组成,多个抓板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还包括与抓手连接的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带动抓手向内闭合或向外张开;本发明可以减少捞渣次数和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可有效清理炉壁上粘连的炉渣,避免熔炼过程中因炉渣与炉壁的粘连造成的炉口缩小,增加炉衬的使用率;可以有效避免捞渣时浮渣掉落造成的铁水飞溅,减少了铁水的浪费,同时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抓手总成,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捞渣机器人的抓手总成。
背景技术
熔炼铁水时,会在熔炉内产生大量的浮渣,作业过程中为了不影响铁水的质量,需要将浮渣捞出。目前国内铸造行业捞渣作业有人工捞渣和机械捞渣,传统的人工捞渣一般是捞渣工穿上防护护具近距离站在炉口,用长铁叉往炉外挑渣,人工捞渣安全性低,效率低,且挑渣时会粘连带走很多铁水,造成浪费。因此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出现了机械捞渣-捞渣机,捞渣机作业时需要捞渣机抓手,现有的捞渣机抓手一般是普通的对开设置的抓手。
比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510661638.4,公开了一种捞渣机抓手,包括主轴、上抓手、上连接套、下连接套、下抓手、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一对下抓手分别铰接在两个主轴上,两个主轴上还分别铰接一对上抓手;两个主轴分别与两个下连接套的一端铰接,两个下连接套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两个第一销轴;两个第一销轴还分别与两个上连接套的一端铰接,两个上连接套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销轴铰接。本发明对抓手材质进行了改造,使用耐高温材质铸造,加装了作为浮渣脱离装置的上抓手,可以使浮渣更有效的脱离抓手。
上述专利申请公开的捞渣机抓手为对开式结构,其结构比较传统,这种传统的抓手结构在现有技术比较普遍,但是在实际捞渣使用过程中,虽然能够实现机械捞渣,却依旧存在以下不足:
1、传统的对开式抓手,在一次抓渣动作过程中,抓手的两端会产生抓渣死角,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设置旋转装置将抓手沿周向旋转一定角度,通过多次抓渣动作来解决该问题,这样的话,一方面增加了抓渣机结构复杂性,不但设备成本增加,且设备的占地面积也增加;另一方面,多次抓渣使捞渣时间增加,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增加了生产成本,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2、传统的捞渣机抓手结构只能捞取炉内浮渣,而实际熔炼过程中,炉渣会粘连在熔炼炉内壁,造成炉口缩小,炉衬使用率低,传统的捞渣机抓手不能清理炉内壁上的炉渣,功能单一,实用性低。
3、传统的捞渣机抓手结构,抓起浮渣时向内收拢对浮渣进行挤压时,浮渣容易从抓手的两端掉落,抓渣不牢靠,易产生铁水飞溅,不但造成铁水的浪费,且安全隐患大。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捞渣机器人的抓手总成,可以实现以下目的:
1、不但可以捞取炉内浮渣,还可以有效清理炉壁上粘连的炉渣,避免熔炼过程中因炉渣与炉壁的粘连造成的炉口缩小,增加炉衬的使用率。
2、可以在一次抓取动作中实现360°无死角抓渣,减少捞渣次数和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3、可以有效避免浮渣掉落造成的铁水飞溅,减少了铁水的浪费,提高了安全性。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捞渣机器人的抓手总成,包括抓手,所述抓手由多个抓板组成,多个抓板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还包括与抓手连接的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带动抓手向内闭合或向外张开。
进一步地,所述开合机构包括升降盘和多根曲轴;每根曲轴的下端与一个抓板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盘可滑动套设在多根曲轴上;通过升降盘的上下移动,使多根曲轴带动多个抓板同时向内收拢或者向外张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州晨泰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州晨泰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58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距型耳温枪额温转换头
- 下一篇:输出电压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