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密封气密性气动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5917.X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4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邓兆博;王欣;王臣;李寿东;张明明;周鑫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成中德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6 | 分类号: | G01M3/06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3 | 代理人: | 孙智慧 |
地址: | 2552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密封 气密性 气动 检测 装置 | ||
一种机械密封气密性气动检测装置,属于机械密封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升降支撑机构、下压机构和检测罩(10),支架上部放置顶部开口的检测罩(10),检测罩(10)内盛装水,支架上方设有竖置的升降支撑机构,升降支撑机构的顶部安装纵向输出动力的下压机构,下压机构的下方设有工装底座(5),工装底座(5)两侧纵向滑动安装在升降支撑机构上,工装底座(5)内通过管路连接充气装置,工装底座(5)上部放置待测密封环(16)。本发明改变传统的密封环气密封检测方式,采用水浸式,且在水浸的同时对密封环进行相对密闭的充气,通过充气后密封环周围气泡的出现情况快速,有效的判断密封环的气密性,也能直观、快速的发现密封环漏气的具体位置。
技术领域
一种机械密封气密性气动检测装置,属于机械密封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机械密封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密封环是由金属环座和树脂环过盈配合组装之后摩擦副涂胶热装而成,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胶水涂抹不均匀、环座变形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容易引起密封性能不达标的现象。因此,在密封环完成热装后,密封环都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测,目前的检测方式较为繁琐,设备结构复杂,且气密性的结果不够直观,不能准确判断具体漏气的位置,给密封环的气密性检测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何有效、快速、直观地检测密封环的气密性是否合格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快速、直观地检测密封环的气密性是否合格的气动式气密性检测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动式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升降支撑机构、下压机构和检测罩,支架上部放置顶部开口的检测罩,检测罩内盛装水,支架上方设有竖置的升降支撑机构,升降支撑机构的顶部安装纵向输出动力的下压机构,下压机构的下方设有工装底座,工装底座两侧纵向滑动安装在升降支撑机构上,工装底座内通过管路连接充气装置,工装底座上部放置待测密封环。
本发明改变传统的密封环气密封检测方式,采用水浸式,且在水浸的同时对密封环进行相对密闭的充气,通过充气后密封环周围气泡的出现情况快速,有效的判断密封环的气密性,也能直观、快速的发现密封环漏气的具体位置。
所述的升降支撑机构包括竖置的导柱和移动板,导柱底部固定连接支架,移动板水平安装在导柱上,且其两端部通过铜套套装在导柱上,移动板顶部安装工装底座,移动板下方的导柱上套装弹性组件。
通过弹性组件的自身的回复力,在关闭下压机构,停止下压施力动作之后,工装底座能够在弹性组件的回复力下回复至初始位置,离开检测罩的液面范围。
所述的弹性组件为压簧,压簧上部顶压移动板,下部连接支架顶部。
所述的工装底座顶部设有定位槽,底部设有连接升降支撑机构的连接螺栓,内部开设连通定位槽和侧面的通孔,侧面通孔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充气装置。
通过定位槽在密封环底部及密封环内部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然后通过通气孔和充气装置向密封环内充气,能够快速、有效的检测密封环的气密性。
所述的充气装置包括充气管和充气阀,充气管一端连接工装底座,另一端连接充气阀,通过充气阀连接供气装置,充气阀安装在支架上,且充气阀出口插入检测罩一侧。充气管优选采用软管。
所述的下压机构包括气缸,气缸上部安装在支架上,下部为输出端正下方为工装底座。
所述的气缸输出端设有压板。通过压板对密封环均匀施力。
所述的下压机构与待测密封环之间设有下压防护装置,下压防护装置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压块和橡胶垫。由于密封环为金属环和树脂环的过盈组装,树脂环的一面较为脆弱,气缸直接下压容易破坏密封环,所以,通过橡胶垫和压块配合,既能保证密封环均匀受力不破碎。也能保证所充气体无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成中德传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成中德传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59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