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二次供水储水设备补加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36100.4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0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程立;高晓昆;刘新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昕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0 | 分类号: | C02F1/5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4 | 代理人: | 郭桂林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二次 供水 储水 设备 补加氯 方法 | ||
1.一种用于二次供水储水设备补加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实时监测水箱中自来水的余氯浓度,当余氯浓度等于或低于设定的余氯安全值时,启动对水箱自来水的补加氯工作;
S2,启动对次氯酸钠原液的检测工作;
S3,根据步骤S2的检测结果,结合实时监测得到的水位数据计算取样次氯酸钠原液的体积;
S4,根据步骤S3的计算结果将定量次氯酸钠原液加入到第一稀释罐中,随后启动在第一稀释罐的稀释工作,得到中间稀释液;
S5,将中间稀释液分多次定量输出到第二稀释罐,随后启动在第二稀释罐的稀释工作,得到浓度为2~4mg/L的可用稀释液,再将可用稀释液加入到水箱中,当第一稀释罐中的中间稀释液被使用完且第二稀释罐中的可用稀释液被全部投加到水箱中后,结束对水箱自来水的补加氯工作;
在步骤S3中,取样次氯酸钠原液体积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V1是为了实现补加氯的目的需要取样次氯酸钠原液的体积;C是检测得到的次氯酸钠原液的有效氯含量;Ct是余氯提高值,余氯提高值是人为设定的一个余氯浓度值,指一次补加氯后水箱中自来水的余氯浓度提高的数值,Ct的范围为0.1~0.4mg/L;H是当水箱中自来水的余氯浓度出现等于或低于余氯安全值时检测到水箱的水位高度;S是水箱的水平纵截面面积;
在步骤S4中,次氯酸钠原液的取样通过一个定量泵实施,次氯酸钠原液加入到第一稀释罐后的稀释工作包括加入稀释用水和搅拌两个动作,稀释用水取自于水箱,加入稀释用水通过一个定量泵实施,搅拌通过搅拌器实施,最后得到的溶液称中间稀释液;
在步骤S5中,将第一稀释罐的中间稀释液分多次定量输出到第二稀释罐,设每次输出中间稀释液的体积为V2,则:
其中,Ck为可用稀释液的余氯浓度,范围为2~4mg/L;C0为余氯安全值,范围为0.05~0.3mg/L;Va为第一稀释罐的有效容积,Vb为第二稀释罐的有效容积;Ct是余氯提高值,余氯提高值是人为设定的一个余氯浓度值,指一次补加氯后水箱中自来水的余氯浓度提高的数值,Ct的范围为0.1~0.4mg/L;H是当水箱中自来水的余氯浓度出现等于或低于余氯安全值时检测到水箱的水位高度;S是水箱的水平纵截面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二次供水储水设备补加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余氯安全值是人为设定的一个余氯浓度数值,指当水箱中自来水的余氯浓度降到该数值时,需要启动对水箱自来水的补加氯,范围为0.05~0.3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二次供水储水设备补加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使用高量程在线次氯酸钠检测仪,平常次氯酸钠检测仪为关闭状态,在启动对水箱自来水补加氯工作时开启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昕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昕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610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