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固体颗粒的流化装置以及固体颗粒的流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6409.3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4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冯留海;门卓武;卜亿峰;杜冰;佟瑞利;赵用明;李松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8/24 | 分类号: | B01J8/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健;温春艳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固体 颗粒 流化 装置 以及 方法 | ||
1.一种用于固体颗粒的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固体颗粒的流化装置(10)包括:
流化腔体(12),所述流化腔体(12)内设置有流化腔室(120),所述流化腔体(12)上设置有供待流化的固体颗粒进入所述流化腔室(120)的进料口、供流化后的固体颗粒排出的排料口、供流化所述固体颗粒的流化气进入的进气口以及供流化气排出的排气口;以及
进气机构(14),所述进气机构(14)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并且所述进气机构(14)设置为能够向所述进气口通入能够形成脉动流的流化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体颗粒的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机构(14)包括第一进气组件,所述第一进气组件包括能够将流化气导入所述进气口的第一管路(140a)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140a)上的第一控制阀(142a),所述进气机构(14)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阀(142a)相连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为能够调节所述第一控制阀(142a)的开度以使得所述流化气形成为脉动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固体颗粒的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机构(14)包括第二进气组件,所述第二进气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管路(140a)并联连接的第二管路(140b)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140b)上的第二控制阀(142b),所述第二控制阀(142b)能够使得所述第二管路(140b)中的流化气保持稳定流量;
所述进气机构(14)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气口处的汇总管(18a),所述第一管路(140a)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管路(140b)的第一端均连接于所述汇总管(18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固体颗粒的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140a)上的第一流量计(144a);和/或,
所述第二进气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140b)上的第二流量计(144b)。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固体颗粒的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固体颗粒的流化装置(10)包括设置在所述流化腔室(120)内的气体分布器(16);所述汇总管(18a)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气体分布器(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固体颗粒的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固体颗粒的流化装置(10)包括沿所述流化腔体(12)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气体分布器(16),所述流化腔体(12)上设置分别与相应的所述气体分布器(16)相对应的多个所述进气口;
所述用于固体颗粒的流化装置(10)包括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进气口与相应的所述气体分布器(16)相连通的多个所述进气机构(14)。
7.一种固体颗粒的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颗粒的流化方法包括:
步骤S10:使得流化气形成脉动流;
步骤S20:将步骤S10中获得的流化气通入待流化的固体颗粒中以流化所述固体颗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体颗粒的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包括:
步骤S10a:将所需的流化气分为第一部分流化气和第二部分流化气;
步骤S10b:使得所述第一部分流化气形成为脉动流,使得所述第二部分流化气形成为稳定的气流,之后,将所述第一部分流化气和所述第二部分流化气混合以作为所述步骤S20中所需的流化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体颗粒的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颗粒的流化方法包括:
步骤S12:在沿所述固体颗粒流动的方向上,分别通入多组所述步骤S10中获得的形成脉动流的流化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体颗粒的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2中,在单位时间内,多组形成脉动流的流化气的流量的总和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未经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64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系统
- 下一篇:计算设备及其BIOS更新方法和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