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货舱烟雾探测系统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6573.4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4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赵轶华;胡郑周;王善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G01N1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孙金金;周涛 |
地址: | 20191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货舱 烟雾 探测 系统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货舱烟雾探测系统测试方法,采用特制的测试工装,包括烟腔体、压腔体、烟雾试剂罐,所述烟腔体为上下贯穿的结构,由上至下包括第一烟腔、第二烟腔、第三烟腔,所述第一烟腔的直径大于第三烟腔的直径大于第二烟腔的直径,所述压腔体为上下贯穿的结构,由上至下包括放置腔及导通腔,所述放置腔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三烟腔的内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烟雾试剂罐包括罐体及罐颈,所述罐体放置于所述放置腔内,所述罐颈放置于所述第二烟腔内,所述罐体的高度大于所述放置腔的深度。本发明携带方便,能够避免传统测试方法大量烟雾外散污染空气,解决危险品舱烟雾探测系统因为不能使用明火测试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货舱烟雾探测系统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港口国PSC(Port State Control Inspection)检查项目中有一项是对集装箱船货舱烟雾探测系统是否符合规范的功能性检查,即对货舱区域尤其是危险品舱室的烟雾探测系统检查更为严格,对于船员来说,拥有能够快速、准确完成测试的工装,变得极为重要。
在新船码头的系泊试验接段需要对烟雾探测系统的功能及管路进行测验,测试前需要制造烟雾,现有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方法,其一是采用烟饼释放烟雾,其二是在舱底燃烧柴油破布,前者会产生大量烟雾使得报警器不能即使复位,而且会在探头上附着粉尘,影响探头的寿命,后者会在舱壁上留下黑色粉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货舱探测系统测试方法,本发明能够快速完成货舱烟雾探测报警功能的测试试验,且不会对舱壁的外观和探测系统的功能造成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货舱烟雾探测系统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测试工装,所述测试工装包括烟腔体、压腔体、烟雾试剂罐,所述烟腔体为上下贯穿的结构,由上至下包括第一烟腔、第二烟腔、第三烟腔,所述第一烟腔的直径大于第三烟腔的直径大于第二烟腔的直径,所述压腔体为上下贯穿的结构,由上至下包括放置腔及导通腔,所述放置腔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三烟腔的内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烟雾试剂罐包括罐体及罐颈,所述罐体放置于所述放置腔内,所述罐颈放置于所述第二烟腔内,所述罐体的高度大于所述放置腔的深度;
步骤二、将第一烟腔的端部扣在舱壁上与舱壁形成封闭区域,封闭区域内的舱壁上开设有舱壁开孔,正向旋转压腔体,第二压腔对罐体形成挤压释放烟雾;
步骤三、反向选装压腔体,使得导通腔与第一烟腔导通,烟雾由舱壁开孔处经取样管输送至烟雾箱。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烟腔与舱壁接触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放置腔的直径大于所述罐体的直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烟腔连通所述第三烟腔的一端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上开设有压孔,所述压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罐颈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罐体的直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烟腔体、所述压腔体采用尼龙材料制作而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烟腔的深度为68mm,所述外螺纹的长度为44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在使用时将密封圈压在舱壁上,烟腔与舱壁之间形成密闭空间,烟雾由舱壁开孔处接入烟雾检测系统的烟雾箱,通过旋转压腔体释放烟雾试剂罐中的烟雾保证开孔处有持续不断的烟雾进入取样管进而进入烟雾箱内达到烟雾报警测试功能。
(2)本发明携带方便,能够避免传统测试方法大量烟雾外散污染空气,解决危险品舱烟雾探测系统因为不能使用明火测试困难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65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