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频调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7005.6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0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薛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艾为集成电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3/217 | 分类号: | H03F3/217;H03F3/68;G05F1/5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51 | 代理人: | 王敏生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频 调制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一种音频调制方法,包括:对音频差分信号进行运算放大,输出第一放大信号和第二放大信号,所述第一放大信号和所述第二放大信号为一对电平值关于共模基准电压对称的差分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放大信号和第二放大信号对所述共模基准电压进行动态调整。上述音频调制方法能够降低功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号调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音频调制方法。
背景技术
D类音频放大器是一种常用的用于放大音频信号的高效放大器,在使用D类放大器的系统中,模拟输入信号被转换成具有不同脉冲宽度的一系列脉冲调制信号,以驱动音频扬声器。
现有的D类音频放大器通常具有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至负载的正负极,所述输出端与负载的正负极之间通常连接至LC滤波结构或开关控制电路。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工作状态下,输出信号在LC滤波结构或开关控制电路上均会造成较大的功耗。
随着智能手机等便携设备对于音频播放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如何降低静态状态下以及音频播放时D类音频放大器的功耗,提高设备的电量的可用时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音频调制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音频放大器的功耗较大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音频调制方法,包括:对两路音频模拟信号进行运算放大,输出第一放大信号和第二放大信号,所述第一放大信号和所述第二放大信号为一对电平值关于共模基准电压对称的差分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放大信号和第二放大信号对所述共模基准电压进行动态调整。
可选的,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放大信号与调制信号进行比较,输出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将第二放大信号与调制信号进行比较,输出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一放大信号和第二放大信号对所述共模基准电压进行动态调整的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一放大信号、第二放大信号与第一参考电压VH、第二参考电压VL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在预设共模基准电压VC基础上,调整输出的共模基准电压;其中,所述第一参考电压VH大于所述第二参考电压VL,且VH+VL=2VC。
可选的,根据比较结果,在预设共模基准电压VC基础上,调整输出的共模基准电压的方法包括:提供一电阻,使电阻一端的电压等于预设共模基准电压VC,获取电阻另一端的电压信号作为共模基准电压;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整流经所述电阻的偏置电流大小,从而调整输出的共模基准电压。
可选的,当所述偏置电流自所述共模基准电压端流向所述预设共模基准电压端时,VCOM2=VC+I*R1;或者,当所述偏置电流自所述预设共模基准电压端流向所述共模基准电压端时,VCOM2=VC-I*R1;其中VCOM2为共模基准电压,I为所述偏置电流,R1为所述电阻。
可选的,根据比较结果,在预设共模基准电压VC基础上,调整输出的共模基准电压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放大信号和所述第二放大信号位于第一参考电压VH至第二参考电压VL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共模基准电压等于所述预设共模基准电压VC;所述第一放大信号和第二放大信号位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VH至第二参考电压VL范围外时,控制所述共模基准电压跟随所述第一放大信号的变化方向在所述预设共模基准电压VC的基础上同向或反向变化。
可选的,还包括:当所述两路音频模拟信号为0时,根据所述预设共模基准电压VC对所述两路音频模拟信号进行处理,使得所述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占空比小于50%。
可选的,还包括:所述第一放大信号和第二放大信号位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VH至第二参考电压VL范围外时,所述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和第二脉宽调制信号中,仅有一个脉宽调制信号具有脉冲图形,而另一脉宽调制信号为持续高/低电平。
可选的,还包括:至少对所述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进行功率放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艾为集成电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艾为集成电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70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