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功能梯度电缆附件的参数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38337.6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9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杜伯学;梁虎成;李进;张程;冉昭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13/16;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小艳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功能 梯度 电缆附件 参数 优化 方法 | ||
1.一种表面功能梯度电缆附件的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缆主绝缘和应力锥绝缘的界面设置表面功能梯度层,并迭代优化梯度分布;
1)表面功能梯度层设置:在应力锥绝缘和电缆主绝缘的界面设置一个表面介电常数功能梯度层,一端与应力锥半导电部分的根部相连,另一端与应力锥高压导体相连;
2)表面功能梯度层优化:设置表面功能梯度层的初始表面介电常数值为εs0为最大值,在迭代过程中,重复执行如下两个步骤,实现表面功能梯度层的介电常数分布优化:
(1)根据当前的表面介电常数分布,利用有限元算法计算电缆终端的界面切向电场分布;
(2)根据当前计算得到的电场分布和表面介电常数分布,利用如下公式对表面介电常数分布进行调整:
其中,εs*(z)和εs(z)分别为调整后和调整前的表面介电常数分布,E(z)界面切向电场分布,max[E(z)]是界面切向电场最大值,α是收敛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功能梯度电缆附件的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α取值为3,经过7次迭代获得最优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功能梯度电缆附件的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约束表面功能梯度层的表面介电常数上限为0.3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83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