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温度控制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38564.9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4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田俊莉;肖化云;严跃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启源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65;F24F11/89;F24F110/10;F24F11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温度 控制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温度控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室内温度控制方法及其系统,S10:获取当前时刻的温控设备所采集的温度值以及室外温度值,生成温差值;S20:获取当前时刻的当前时间以及预设外出时间,生成时间差值;S30:判断温差值是否大于零,若是,生成升温温度信号;若否,生成降温温度信号;S40:根据时间差值与温差值生成温度调节间隔值;S50:将升温温度信号或降温温度信号以及温度调节间隔值打包形成控制信息控制温控设备调节室内温度。本发明具有使室内温度处于人体舒适的温度范围内的同时,根据用户的外出时间调节室内的温度,从而减少室内外的温度差,达到减少因室内外温差较大的情况下造成人体不适的情况发生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温度控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室内温度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在限定范围内改变室内的温度,以使人们的居住环境更为舒适。
现有的温控设备一般是空调,用户通过空调遥控器控制空调的温度。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温控设备控制室内温度,在炎热的夏天或是寒冷的冬天,为了使室内的温度处于人体舒适的范围内,室内外的温差通常会高达十度以上,如果此时用户离开室内,人体在短时间经历较大的温差,容易导致人体感冒或是发生其他疾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室内温度控制方法及其系统,具有使室内温度处于人体舒适的温度范围内的同时,根据用户的外出时间调节室内的温度,从而减少室内外的温度差,达到减少因室内外温差较大的情况下造成人体不适的情况发生的作用。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之一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室内温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获取当前时刻的温控设备所采集的温度值以及室外温度值,根据室外温度值与温控设备所采集的温度值的差值生成温差值;S20:获取当前时刻的当前时间以及预设外出时间,根据预设外出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生成时间差值;S30:判断温差值是否大于零,若是,生成升温温度信号;若否,生成降温温度信号;S40:根据时间差值与温差值生成温度调节间隔值;S50:将升温温度信号或降温温度信号以及温度调节间隔值打包形成控制信息控制温控设备调节室内温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温控设备所采集的温度值以及室外温度值,生成温差值,获取当前时间以及预设外出时间,生成时间差值,根据温差值与时间差值计算温度调节间隔,温控设备根据温度调节间隔以及升温或降温温度信号均匀调节室内温度,本方案具有使室内温度处于人体舒适的温度范围内的同时,根据用户的外出时间调节室内的温度,从而减少室内外的温度差,达到减少因室内外温差较大的情况下造成人体不适的情况发生的作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步骤S10包括:S11:获取当地历史最高气温以及历史最低气温,根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生成连续均匀间隔的温度间隔表;S12:获取用户调节温控设备的温度时的温控设备所采集的温度值以及室外温度值,将温控设备所采集的温度值写入此时室外温度值对应的温度间隔表内的温度区间;S13:配置模式指令,根据模式指令选择温差值计算模式,生成温差值;其中,模式指令被配置为自定义模式,获取当前温控设备所采集的温度值以及室外温度值,计算温差值=室外温度值-温控设备所采集的温度值;若模式指令被配置为历史模式,获取当前室外温度值,计算当前室外温度值所属温度间隔表的温度区间内温控设备所采集的温度值的平均值,生成平均温度值,调节温控设备所采集的温度值=平均温度值,生成温差值=室外温度值-平均温度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模式指令调节温差值的计算方式,从而使室内的温度值不同,适配用户不同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启源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启源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85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空间扩散结构的并行图像加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包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