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砼肋复合管道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8695.7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6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登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爵通塑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57/02;B29D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砼肋 复合 管道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管道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塑砼肋复合管道及其制作方法,该塑砼肋复合管道包括:管道本体和塑料软管,所述管道本体的管壁上设有沿周向绕设的导向槽,所述塑料软管绕设在导向槽内,塑料软管内填充有混凝土。本发明的塑砼肋复合管道的管壁上设有沿周向绕设的导向槽,塑料软管绕设在导向槽内,且塑料软管内填充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在管壁上形成一圈圈加强筋,混凝土的强度较塑料更强,在不增加管道本体的管壁厚度的情况下,提高了管道本体的环刚度,而且塑料软管和混凝土成本较低,不会大幅增加复合管道的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砼肋复合管道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排水管道大多采用塑料材质,塑料管道埋设在地下后要承受较大的压力,尤其是上方土层的压力,埋设越深压力越大,这就需要塑料管道具有较强的环刚度,以承受较大的压力。要提升塑料管道的环刚度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加管壁的厚度,但是厚度增加,塑料管道的成本也大幅度增加,因此,为了节省成本,目前的塑料管道管壁较薄,埋设较浅,一旦破损水会溢出地面,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塑砼肋复合管道及其制作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塑料管道的管壁较薄导致环刚度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塑砼肋复合管道,包括:管道本体和塑料软管,所述管道本体的管壁上设有沿周向绕设的导向槽,所述塑料软管绕设在导向槽内,塑料软管内填充有混凝土。
其中,所述导向槽为管壁上设有沿周向绕设的凹槽。
其中,所述管道本体的管壁上沿周向绕设有若干凸肋,相邻两凸肋之间形成所述导向槽。
其中,所述导向槽呈螺旋状绕设在管道本体的管壁上,或者所述导向槽为相互平行的环形槽。
其中,所述塑料软管横截面为椭圆形,其短轴方向垂直于管道本体的管壁,且导向槽为与塑料软管外表面贴合的弧形槽。
其中,所述塑料软管内还填充有金属丝或纤维丝。
其中,所述导向槽设置在管道本体外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塑砼肋复合管道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S1:制作管道本体,且在管道本体的管壁上形成沿周向绕设的导向槽;
S2:堵住塑料软管一端,从另一端向塑料软管内灌注混凝土,灌满后封住另一端;
S3:将灌注了混凝土的塑料软管沿导向槽缠绕在所述管壁上,且使塑料软管位于导向槽内,待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所述塑砼肋复合管道。
其中,所述步骤S1中,所述导向槽形成在所述管道本体的外壁,所述步骤S3中,在塑料软管缠绕在所述管壁上后,在管道本体外壁缠绕一层塑料带或布带,待混凝土凝固后取下塑料带或布带。
其中,所述步骤S2中,在灌注混凝土之前还包括将金属丝或纤维丝置于所述塑料软管内。
本发明的塑砼肋复合管道的管壁上设有沿周向绕设的导向槽,塑料软管绕设在导向槽内,且塑料软管内填充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在管壁上形成一圈圈加强筋,混凝土的强度较塑料更强,在不增加管道本体的管壁厚度的情况下,提高了管道本体的环刚度,而且塑料软管和混凝土成本较低,不会大幅增加复合管道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塑砼肋复合管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爵通塑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爵通塑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86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停车设备用升降架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几何组成分析演示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