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电路板树脂材料回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8701.9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6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吴盾;张文永;胡广青;苗春光;骆天治;蒋龙进;张顺;方海欧;李怀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超越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11/16 | 分类号: | C08J11/16;B01D53/62;B01D53/68;B01D53/78;C10G1/00;C22B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马聪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电路板 树脂 材料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电路板树脂材料回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初步粉碎;(2)金属层和基板的分离;(3)热裂解;(4)尾气处理。主要是先将废旧电路板进行破碎,粗略的获得金属层,主要是铜,然后进行脉冲破碎,使金属层和基层进一步分离,然后对基板中的树脂进行回收利用,采用的是热解法,同时加入碳酸钙粉末,与树脂中卤素更好的发生反应生成较多的无机卤,降低无机卤的含量,限制二恶英等物质的产生,由于基板经过脉冲破碎处理,使基板表面金属得到充分分离,因此,在后续的热解过程中,碳酸钙可以与树脂更好的结合,提高了热解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旧电路板板回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旧电路板树脂材料回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各种电子垃圾中,电路板(PCB板)的回收不仅在数量上占有巨大的份额,而且其蕴含的金属资源也是巨大的,也是最难以处理的。①金属材料:90%以上为Cu,含有少量Ag、Pd、Au等贵金属;②含卤素的环氧树脂等有机高聚物;③主要成分为硅及铝氧化物的陶瓷和玻璃纤维。
通常在废旧印刷电路板中加入高浓度的溴代阻燃剂以达到防火功能,而溴代阻燃剂在有氧受热过程中会产生有汗的有机溴化物,如二恶英、呋喃等,热解技术是指在无氧的状态下加热有机物至一定的温度,使其分解成小分子,回收作为燃料或化工原料的过程,不仅限制二恶英等物质的产生,还可以对金属、树脂等进行回收利用,具有相当高的社会效益。然而,溴代阻燃剂在热裂解的过程中会生成溴苯、溴酚等有机溴化物或者HBr迁移到热解产物中,这大大限制了热解产物的利用及要求设备的防腐蚀程度。
在回收电路板中树脂的过程中,基板与金属层未分离彻底,不仅热解后热解油附着在金属颗粒表面难以清理,而且金属层影响添加剂与树脂的充分结合,导致热解不充分的问题。因此,本发明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于金属层与基板结合紧密,导致热解不充分和热解后回收难度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旧电路板树脂材料回收的方法,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于金属层与基板结合紧密,导致热解不充分和热解后回收难度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废旧电路板树脂材料回收的方法
(1)初步粉碎:将废旧电路板进行粗粉碎、精粉碎,放入振动筛振动去除灰尘并沉淀金属粉,使用磁选管分离出金属铁,得到电路板无机碎料;
(2)金属层和基板的分离:将(1)所得电路板无机碎料通过孔径为2mm的筛网,然后完全浸入去离子水中,施加高压脉冲,筛分后干燥,得无机粉末;
(3)热裂解:将(2)中的无机粉末与重质碳酸钙混合,装入间歇式热解反应器中,升温至500-600℃,热解0.5h,使废旧电路板中的树脂转化为热解油;
(4)尾气处理:将步骤(3)中产生的不凝性气体采用0.2mol/L的NaOH溶液吸收。
进一步地,一种废旧电路板树脂材料回收的方法,所述步骤(1)中粗粉碎是利用剪切破碎机破碎到10×10mm。
进一步地,一种废旧电路板树脂材料回收的方法,所述步骤(1)中精粉碎是利用立轴式冲击式破碎机细碎至2mm以下。
进一步地,一种废旧电路板树脂材料回收的方法,所述步骤(2)中高压脉冲条件为高压脉冲极板间距35-50mm,脉冲频率5-10Hz,电压190-200kV的条件下,进行400脉冲放电。
进一步地,一种废旧电路板树脂材料回收的方法,所述步骤(2)中的干燥条件为在烘箱中于100-105℃,烘2h后移送至干燥处存放。
进一步地,一种废旧电路板树脂材料回收的方法,所述步骤(3)中的重质碳酸钙占无机粉末的40-50%,重质碳酸钙为120目筛。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超越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超越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87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