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耙吸挖泥船船端疏浚工艺评估及辅助决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38730.5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1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丁志兵;吴晨;马育祎;许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亿华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E02F9/26;G06Q10/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陈雅洁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挖泥 船船 疏浚 工艺 评估 辅助 决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耙吸挖泥船船端疏浚工艺评估及辅助决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实时采集数据;2)作业阶段特征识别;3)通过专家库提取历史评估信息的同时,根据本次识别的对应特征参数对专家库进行更新;4)对本次识别的对应特征参数依次进行装舱性能评估和溢流性能评估;5)根据评估结果提取决策信息;6)辅助决策输出;在耙吸挖泥船挖泥行进的过程中对耙吸挖泥船进行对应参数的实时评估,同时根据本次评估结果的分布范围与历史数据中排序结果的分布范围的偏差与预设范围的比较,从而对耙吸挖泥船的实时挖泥行进过程进行有效干预和决策输出,能够针对耙吸挖泥船挖泥行进的过程中的不同泥浆环境及行进工况进行实时合适的评估及对应调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疏浚工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耙吸挖泥船船端疏浚工艺评估及辅助决策方法。
背景技术
耙吸式挖泥船是吸扬式中的一种。它通过置于船体两舷或尾部的耙头吸入泥浆,以边吸泥、边航行的方式工作。在耙吸挖泥船前进的过程中由于作业环境复杂、泥浆分布不均等原因会导致耙吸式挖泥船的疏浚工况复杂,因而需要对耙吸式挖泥船的疏浚工况进行实时评估及对应决策输出以保证耙吸挖泥船的工作实时调节及工况稳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耙吸挖泥船船端疏浚工艺评估及辅助决策方法。
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如下:
耙吸挖泥船船端疏浚工艺评估及辅助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实时采集耙吸挖泥船船端疏浚工艺过程中的相关数据;
2)对对应作业阶段时相关数据中的对应特征参数进行有效识别;
3)通过专家库提取历史评估信息的同时,根据本次识别的对应特征参数对专家库进行更新;
4)对本次识别的对应特征参数依次进行装舱性能评估和溢流性能评估;
5)根据评估结果提取决策信息;
6)辅助决策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专家库历史评估信息中分别对各船次的对应特征参数在装舱阶段的装舱效率历史数据进行前20名预排序,同时在溢流阶段的综合评估值历史数据进行前20名预排序。
进一步地,每经过一次评估后,专家库历史评估信息中分别对各船次的对应特征参数在装舱阶段的装舱效率历史数据进行前20名重新排序,同时在溢流阶段的综合评估值历史数据进行前20名重新排序。
进一步地,本次评估结果的分布范围与历史数据中排序结果的分布范围的偏差在预设范围内时,通过历史经验数据给出辅助决策信息;本次评估结果的分布范围与历史数据中排序结果的分布范围的偏差超出预设范围时,通过结合历史经验数据及人工实时决策给出辅助决策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装舱和溢流性能评估的项目至少包括有耙头角度绿色带、耙头引水窗开度绿色带、对地航速绿色带、泥泵转速绿色带、高压冲水泵转速绿色带、平均进舱浓度绿色带、及平均进舱流速绿色带。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对对应特征参数进行装舱性能评估的方法为:
耙头角度绿色带的历史评估方法为寻找装舱效率最大的前20船次的耙头角度的分布范围;
耙头引水窗开度绿色带的历史评估方法为寻找装舱效率最大的前20船次的耙头引水窗的打开条件及分布范围。
对地航速绿色带的历史评估方法为寻找装舱效率最大的前20船次的对地航速的分布范围;
泥泵转速绿色带的历史评估方法为寻找装舱效率最大的前20船次的泥泵转速的分布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亿华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市亿华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87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