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分配电表地址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9072.1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9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川;吴文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H04L1/00;H04L1/16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程开生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分配 电表 地址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分配电表地址的方法,用于实现多只电表自动分配地址,包括步骤S1:上位机发送广播设置指令到多只电表,以使多只电表临时创建一批电表地址列表,并且上位机依次检测电表地址列表中电表地址的唯一性;步骤S2:多只电表被依次连接并且上位机从地址池中选取一批分配的电表地址进行设置电表地址;步骤S3:上位机删除地址池中已经分配的地址码后执行步骤S1,直至地址池中所有的电表地址被一一分配完成。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自动分配电表地址的方法,其能够实现多只电表自动分配地址的方式,电表在向上位机申请地址时,在规定的地址池中选一个地址作为自身的通讯地址,做到资源最优配置,避免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表计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自动分配电表地址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电表出厂时,电表地址都固定一个相同的地址,客户在安装现场中,需要先将电表在安装之前先预设一个地址码进去,然后才能安装到各个用户现场中,操作比较繁琐。现在通过特有的算法的进行自动电表地址的分配功能,实现类似于路由器一样给每个上网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方法给各电表自动分配地址码等,市场上同类产品多为需单独设置地址的方式,或者使用电表序列号等方式,比如单独设置地址的方式给施工方带来极大的不方便,安装电表数量多,需花费的时间非常多,并且容易出错,有些采用的是电表序列号作为电表的唯一识别码,这种的电表地址数字长度很长,不便记忆,通常需要使用4个字节来表示,不符合常规的通讯协议,不方便多种系统的整合,且序列号不能修改,如用户需要换表,系统中需要更改此新的序列号,较麻烦,没有使用可置的地址的方便,使用本文提出的自动分配地址码的方案,可以提高施工的简便性,避免了手动设置出错的机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自动分配电表地址的方法,其能够实现多只电表自动分配地址的方式,可以设置分配地址的范围,电表在向上位机申请地址时,在规定的地址池中选一个地址作为自身的通讯地址,做到资源最优配置,避免资源浪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自动分配电表地址的方法,支持多种计费方式,可灵活配置,适应用户不同的应用需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自动分配电表地址的方法,采用在线充值金额,实时扣费,自动断送电方案,节省用户使用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自动分配电表地址的方法,数据通讯采用多轮加密TEA算法,不固定密钥方式,保障数据安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分配电表地址的方法,用于实现多只电表(多只电表:至少一只电表)自动分配地址,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上位机发送广播设置指令到多只电表,以使多只电表临时创建一批电表地址列表,并且上位机依次检测电表地址列表中电表地址的唯一性;
步骤S2:多只电表被依次连接并且上位机从地址池中选取一批分配的电表地址进行设置电表地址;
步骤S3:上位机删除地址池中已经分配的地址码后执行步骤S1,直至地址池中所有的电表地址被一一分配完成(已经设置好的电表地址不在参与循坏流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1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1.1:电表临时创建电表地址列表,各个电表将随机产生的临时通讯地址码随机延时返回到上位机;
步骤S1.2:上位机依次检测临时通讯地址队列的临时通讯地址码的唯一性,并且将通过唯一性检测的临时通讯地址码形成地址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1.1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1.1.1:上位机发送广播设置指令到多只电表;
步骤S1.1.2:各个电表随机(函数)产生临时通讯地址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90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